很多人认为学佛的人消极,认为只有人生失意或者官场失败、婚姻破裂的人,才会去学佛,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不可否认,学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心灰意冷,遁入空门,借学佛来打发后半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但更多的人是出于理性的思考,是因为看透了人生的真相,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做出的选择。
所谓积极的人,他们觉得人活着,就应该挣更多的钱、做更大的官,有更多的房子车子,尽情享受,不枉此生,然后给子女留下更多的财产,他们认为这样才是积极,否则就是消极。大家都这样认为,所以很少有人去认真审视自己行为的意义何在。其实人在世界上所得到的再多东西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最后什么也带不走,赤裸裸的来,还要赤裸裸的走。而且很有可能因为职位越高,财富越多,所造的业越重,下一世越堕落。一般人从来不去想这些东西,只相信现在的享受,还有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不去,也不愿意去相信因果和来世。虽然有的时候他们也会感慨,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遇到事情还是一样的争名夺利甚至还有人为此为非作歹。
真正学佛的人,看透这一切的虚幻,他们觉得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所谓的享受和快乐,也不过是短暂的假象,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不应该把一生宝贵的时间用来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上面,应该有更高层次精神方面的追求,以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境界的升华。所以学佛的人中,不光是人生不得意的,也有很多高官贵族,甚至国王和皇帝,也放下一切,毅然决然出家修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当初是一国的王子,未来的皇帝;还有清朝顺治皇帝,最后也是出家了。现在很多寺院的出家师父中,很多都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是高等院校的高才生。他们不是人生不得意,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通过学佛,可以获得心灵的平静,能够冷静理智的面对生活,从容应对事物,内心恬淡安详,同时也是在为下一世做准备,希望下一世能够活的更加增上,这才是真正长远的战略眼光。同时不光自己要解脱,还要发菩提心,把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在自己身上落实,尽可能的去带动更多有缘的众生一起听闻佛法,走向觉悟。他们有非常宏伟的理想,那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即使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会发愿将来有能力时,再回娑婆世界广度众生;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这是何等伟大的追求,这是何等的积极,又岂是争名夺所能够比拟?
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也不一定都要远离生活,他们也可能有妻子儿女,他们也可能有财富和地位,也可能经商做官或从事其它工作,工作对他们来说都就是修行,就是磨炼心智的对境,生活是为修行服务的,他们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就是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外表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内心境界却完全不同,这是了不起的大乘佛教精神,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是真正最积极的人。
笔者尝试解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佛教教义是非常积极的。 那么佛陀的本意是什么呢?
所谓“觉悟的人就是佛”,“佛在你心中,学佛是为了做佛”,“自性归依是最高的归依”。
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人本性具足一切智慧,故不向外求法而向自己心求法”。
而且佛陀是直接活出来给你看的,甚至不说话的。《佛经》那都是弟子们记录的,其实已经是二手的了。 佛陀在《金刚经》说的很清楚:“四十九年说法,你若说我有在说法,你在骂我!”(原文: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所以,佛陀的初心教义没有问题,他告诉你打开生命的觉,开启每个人本具的智慧,而且他知道一说,就降低到认知纬度了,是要拿生命去实证、体验、活出了的。
其次、很多人“学佛不通”,是自己的问题,不是教义的问题。
因为佛教在历史长河中,越来越发展,关于佛教的知识多到什么程度了?经、律、论三藏一万一千多卷。 你如果只是僵化的去理解,就是学佛不通,也曲解了佛教的本意。
笔者周边很多朋友就被困在里面。结果一脸佛相,满口佛话。常常讲“供养”、“师傅说”、“佛经说”、“姻缘”、“因果”……。
其实,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 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再往自己身上捆。
当然这只是一个学习过程,从理识到实践。
最后,关于未来,我认为新的精神时代,一定是传统精神与科学精神开放融合的过程。
不仅东方和西方所有宗教会相互包容,更重要的是会和科学精神、生命科学融通、吸收。笔者强烈感觉到这种趋势。 这是一个松动活化,正本清源重开格局的过程。 最终会以符合当下语境的方式重新去诠释,回到教义初心,建立普世共识,利益当下社会和个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