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然?】现代汉语中的“自然”常指自然界或大自然。“自然”这一概念,首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指事物的自然本性。“道法自然”,就是说,道遵循自身自然而然的根本特性。
“自然”则是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自然”不仅是“道”的根本特性,也是天、地、人的终极价值。老子认为以无为顺应万物自然、顺应人性自然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有5处直接讲“自然”,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法自然”,在在都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句句都是在推崇人类“自然”地存在。
对于天地万物,“自然”就是天然,即物理的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现象。万物生育,生了,长了,然后灭了,亡了,也是自然现象。人迹没有到过的原始森林里的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生长、死亡,这就是自然规律。因为天然的事情,不能用是非来做评判。这一层面的“自然”与“人为”相对。
对于人类,“自然”是指人们的天然本性,或者是指生命存在的本真状态,也就是人的真思想真性情,这一层面的自然又与虚伪相对。在道家那儿“自然”与“纯真”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的——“纯真”的也就是“自然”的,“自然”的也就是“纯真”的。自然是一个人生命真性的真实展露。
关于“自然”,庄子有一个趣味横生的警言妙语,他说:河神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北海神给他打比方说:牛马生下来就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用辔头套在马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孔,又在马脚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不要用人为去毁灭自然,不要以造作来破坏天性,不要因贪得去求名声,谨慎地守护着自然之道,这就叫回归到了本来的天性。
人类并不是越文明就越自然,相反越文明就越不自然,甚至越文明就越反自然,如强使北方的土地种出南方的庄稼,强使冬天的季节长出夏天的瓜果,强使直木变成弯曲畸形,强使河水流往高处……人为地灭绝某一类动物,又培育出另一类动物,把浩瀚的湖泊改为万倾农田,把翠绿的森林砍成荒山秃岭,把天然草场弄成无边沙漠……把自然的生态平衡完全破坏,实际上人类如今也已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人类自己也不愿意接受自然的安排,譬如老天已经给每人造了一张脸,有些人偏要去想法给自己另造一张,于是有美容院,也为此不知制造了多少人间的悲喜剧。如今人们虽不像先民那样茹毛饮血,可也不像先民那样质朴纯真;虽不像先民那样粗声大气,可也不像先民那样坦露真情。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效法于道,人则应效法于天地,了解事物的自然规律,遵循道的规律法则行事。人是有责任的,要替天地万物着想,要让它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自自然然地发展下去。
“自然”的境界是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自成、任运的状态,所以“自然”有无心、无欲、无为等意思。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实践“自然”境界以其虚无、淡泊、寂默、清静、精诚、中和,于是成就无期的延命。这就如大泽自养禽兽虎狼,深林广林自致飞鸟百虫,清静洁白自致玉女芝英,灾异恶气自致不祥祸殃,强调行为与结果的必然的对应关系。因此,“自然”是实践修道的德目,也是达成无期延命的境界,其中透露出实践与境界的统一。
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这在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表现得十分突出。在这部道经中,称道性为“自然道意”;而且“自然”也用来形容各种事物的状态,如诸天状况“皆悉自然”吞,生净土“体人自然”,“九祖生天,见(现)世安乐,年命长远,衣食自然”,在这里“自然”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回到老子哲学中“自然”的本义,具有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势当如此的特点,表示一种自然无为的境界。
道性是指心性清虚自然的一面,不曾被沾染,也不受天命形质的约束。所以,道经中又说“人始受身,皆从虚无自然中来”,“吾不饮不食,抱道自然,变化无方,长生小死”。人类和含识的虫兽等动物都有自然的道性,将自然道意与人格的表现以及道君的教导联系起来,生起热心的信仰,最终接近冥合道,到达绝待自然的状态。
我个认为,人与自然界大致存在三种关系。
一是附属关系。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都是自然的附属。不论是以屈从于“神”的方式,还是以屈从于“道”的方式,敬畏都是人存在的统一姿势。在这个时期,西方艺术以描绘“神”为主题,东方艺术则以领悟“道”为宗旨。
二是征服关系。科学革命打破了人类的一切禁忌。神不再是世界的主体,而承载“道”的宇宙则被解释成不过是一群根据万有引力漂浮在太空的平凡球体。于是,无论是西方的神还是东方的道都变得不值一提。只有如何凸显人性才是艺术讨论的唯一命题。
三是谈判关系。战争与环境问题挑战了人类理性的绝对地位。相对论、模糊性、测不准,以及量子纠缠的不可控又让人重新思考逻辑的适用范围。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人造的世界里重新创造出神秘领域。这一切才让失控的讨论再次回到现代人的视野里。
以要言之,人与自然界之间不能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应当建立和谐统一的价值关系。“敬畏”既有尊敬之义,又有畏惧之义,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神圣的情感。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但是,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无限制地、过分地、失去理性地进行掠夺。人类如果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就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界的万物,同情和尊重自然界的生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