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运行过程中是有交易成本的。第一种交易成本是自然成本,例如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是交通的阻隔,或者人类的文明的摇篮基本都在河流或者大海的港口附近是水运的低廉。另一种交易成本是社会成本。例如投资不过山海关是行政成本的高企,或者改革开放初期全民学英语是交流成本的降低。无论是自然成本还是社会成本,都会进入到企业的最终成本中去。
就双循环的大背景而言,尤其是内循环,普通话是题中应有之义。全社会讲普通话会大减少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大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普通话的推广是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方言也有自己的特色,”一方水土一方人”,地方文化也需要保持,而方言是地方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甚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以武汉市为例,如果下一代全部只会讲普通话,就会失去这个城市的灵魂。因此,保持方言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保池当地的文化的传承。
对地方决策者而言,需要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既要推广普通话,又要保持方言的特色,在两者之间需要做一个权衡,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底部是本人的今日头条二维码名片,欢迎点击、关注、转发、分享、扩散)
在现代社会,你觉得方言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从以下几点简述下个人观点:
一、方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能使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是语言的一种,所以方言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方言不是民族凝聚力的阻碍
1、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是汉文明经过几千年传承、演化、变迁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证。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它,了解汉民族先民如何以黄河为中心,开拓东西南北,最后又凝聚成一个国家的。
2、放眼望去,几千年过去了,汉民族依然具有凝聚力。足可见,几千年演化出来的方言,并不是汉民族凝聚力的阻碍。
三、汉字是主体、方言是参与者
1、汉字是承载汉文明、汉文化的主体。汉民族之所以有凝聚力,功劳最大的就是汉字。各地区的方言,可以不同音,但主体一样。在同一主体下,开枝散叶,极大地丰富了汉文明的色彩。
2、方言是汉文明文化多元的参与者。一个地区,如果方言被人为灭失,后代就失去了地域文化的重要传承。结果导致:地还是那块地,人却不再是那群人。没有地标式的方言参与,民风民俗会变得呆板而没有特色,不符合当前世界文化多元的概念。
总结:综合以上,我觉得方言的存在,有必要!
个人认为方言不但有存在必要,而且应发扬光大。
举个例子,自卫反击战,战前敌方越南军官一般都在中国培训过,都懂汉语,所以我方通话都用各部队的温州籍士兵,用温州话进行。如果没方言,仗都不好打。
方言的地域特色就是文化特色,到了云贵川藏如听一到一声四川话,就一点旅游的感觉都没有,到别处也一样。即然我们的国家存在这种一地一方言的情况,保存下来就是保存了特色。
有人会反对,认为这影响文化传播,成为文化闭垒。其实不要操这个心,从各地到北京的学子,刚去闹点小笑话,还没毕业京腔就字正腔圆了。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每年那么多农民,可以说是受教育最少的人,到各城市打工也没出现大的语害灾难。要相信人的语言学习能为,人口大量无序流动,不仅使普通话更为普及,方言也更加普及了。说明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二者共性远大于不同性。再者说,一个人的学可能力不能低估,那么多人学英语并没有人因此忘了汉语,反而是英语学的好的人,汉语能力也强。何况方言也是汉语言。
普通话只有不断地学习方言,大量的引用,借用方言的要素,从方言中吸取养分,才能更加完美。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方言都会存在并有其必要性必然性。首先,从世界范围看,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已独有的语言和文字文化,这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方言,因此彼此认同和区别,虽英语等语言为多数国家及民众应用,也是在公开交流场合,自已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才是国家民族认同感的标志,单一语言是不能也是不可想象的;其次,在一国范围内,如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大部分民族都有特有语言文化和民族传统,因此形成了中华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有异彩,各艳其艳,又有互相交流的又普遍接受的普通话,由此才有中华民族的特有形态和灿烂;第三,区域方言,形成了天南地北的各族各方的家国情怀,无论走到哪里,方言都是归宿感家国感的精神标志,也是家国情融为一体的精神依据,至于一省一地的区别等,没有方言就没有区别。个人体会,参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