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都少不了什么,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兼修

品学兼优为什么不叫学品兼优

品是品德、人品,换个字说是德;学是学问、知识,换个字说是才。品学兼优等于德才兼备。不管是品学兼优还是德才兼备,都是品德在前,学才在后。这就有意思了。

中国的古人们治学是极其严谨的。对于学问是很严肃的。如果经常看古人的书籍,就应当明白这一点。为什么要品德在前,学才在后,这肯定是有说法的。

品德比学问重要,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为过。

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这个人的做事风格。如果一个人生性凉薄,无情无义,那么他的学问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对于学问,法家强调愚民,强烈反对人民学习;而儒家极力提倡开启民智,最为重视学习。所以,就以儒家的观点来看人品与学才那个轻重关系。

《论语》中记载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喜欢学习,但是他更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品德好,就是称得上好学了。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要先会做人,才能学习知识。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大意是:品德好的人,虽然没有学问,但是我认为他已经有学问了。这一点也说明,品德重于学问。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很多人不喜欢,尤其是女人。其实这句话不是让女人无才,而是说德比才重要。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男子有德便是才”,也是说德比才重要。这两句话的意思与“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相同。

现在的某些人喜欢挑老祖宗的刺,喜欢骂老祖宗,所以就想方设法的断章取义的歪曲古人的思想。不知而胡说、歪曲他人思想的行为比无知更可恶。打个比方,某人行路而不知方向,问旁人,旁人倘若也不知,但人品好,顶多说个不知道,却不会让人走向错路;倘若旁人知道路却故意指了个错误的方向,或者是不知道却瞎说,那么问路人会越走越错。在人生的道路上,若是遇到了这样的恶人,其结果会怎样?你说是不知道可恶还是胡说八道可恶?知与不知是才学的高与低。不知乱言,这是人品问题。所以《论语》中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两千多前的人早已明白做人在前,学习知识在后。而现在……

所以,人品比才学重要,所以叫品学兼优。品德优,自然才学优。所以古人说:“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德即是才,而才不是德。

品学兼优都少不了什么,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兼修图1之所以讲“品学兼优”,是因为“品”为重,“学”则次之,中国文化有时候是非常注重排序的,重要的靠前,依次向后排,比如《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就是如此,“乾”卦最重要,故而排在首位,“坤”卦次之,故排第二,然后才是“屯”、“蒙”等卦,直到“未济”,都是按特定的顺序排列的。

再比如说“德才兼备”,道理也是如此,《资治通鉴》中说“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二者之中,“德”为本,“才”为末,故而先说“德”而后说“才”。这其中虽然并不排除特例,但基本上大体都遵循这个规律。

“品”即品性,是一个人的根本素养。

品学兼优都少不了什么,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兼修图2《论语》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代表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次序的大原则,在我们的文化中,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学问再好,都只是没有灵魂的工具,属于“术”,如果一个人品性有缺陷,那么他的知识学问越好,为害的程度就越深,范围也越广,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我们的传统教育,按照这个原则,都是先从熏陶品性,建立人格开始的,象《三字经》中的“苟不教,性乃迁。”《千字文》中的“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还有《幼学琼林》中的“《大学》首重夫明亲,小子莫先于应对”等等等等,都是如此。

品学兼优都少不了什么,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兼修图3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知善恶、明是非,每个人不一定处处都对,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我们做错了以后,要如实的知道自己错了,这个非常关键,有的人之所以一错再错,就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错了,既然不知道错,自然也就不会改正。

所以拥有良好的品性,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对任何人都至关重要,否则就无法判断对错,就会总觉得自己无比正确,这样一旦错起来的话,就会进入恶性循环,直到付出惨重代价为止,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由此可知,把“品”排在前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即学识,是一个人的生活保障。

品学兼优都少不了什么,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兼修图4谈到“学”,范围就太大了,我们在学校学的各门功课,以及在社会上学的各种技能,都属于这个范围,一个人的品性只要打造好了,学的知识越多,对社会,对家庭就越有利,上面引用《资治通鉴》中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德为才之帅”,品性就是德性,它相当于我们的眼睛,眼睛看准了方向,我们才不会越错路,才会一步步的接近目标。

所以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不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还清楚的知道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为止,这样的人有德又有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人争取的最佳对象。

品学兼优都少不了什么,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兼修图5如果把顺序换成“学品兼优”的话,概念就大大的不同了,这通常意味着以“学”为主,以“品”为次,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学习知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以后用来干什么,那么一旦走入社会,就只能沦为被别人利用的工具,并最终失去人生的全部意义。

由此可见,“品学兼优”的顺序是正确的,不宜随便颠倒为“学品兼优”,虽然都有一个“优”字在里面,但按照人们理解上的习惯,都是重要的先说,次要的后说,顺序换过来以后,会让人下意识的把关注点放到“学”上,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掉对品性的培养,这样就难免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不该有的遗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7489.html

(0)
上一篇 2023-03-02 14:45
下一篇 2023-03-02 14: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