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口浴月”,位于栅下海口。宋代汾江河面辽阔,中外商船、货渡,来往如织,且迎送官搜索吏,均在此接官?头上落。每逢明月当空,投影荡漾于河中,形如沐浴,直至天亮,成为奇景。
二、“古刹经声”,位于塔坡冈上塔坡寺内。明代前,寺内僧众在暮鼓晨钟之后,礼佛诵经,梵音嘹亮,远近皆闻,成为一景。直至明代洪武年间,诏毁寺观,僧众四散,古刹无存。
三、“石云晚唱”,在石云山前汾江河中。明代河面是水上蛋民聚居场所,每当晚间渔灯星闪,他们互相歌唱,此起彼伏,遂成一景。
四、“庙前鹊歌”,在山紫村内列圣宫前。明代庙前古木参天,树上栖息各类小鸟,每届晨早、黄昏时时候,群鸟离巢及晚归栖宿,飞绕上空,相互引吭高歌,声传远近。人们称为奇景,并将列圣宫名为“鹊歌庙”,此景明末无存。
五、“罗汉朝佛”,又名“十八罗汉朝(伴)观音”。在山紫村外南泉观音庙四周地方,(即由衫街起至村尾黄磡口四周一带地方,此景在明初已有。因蜘蛛山、较杯、白马、飞鼠、雷公、大塘、亚婆、将军、石榴沥、蒲鱼、香花、宝鸭、金鼠、石马、梁家、罗家、高家、光墩共18个大小土墩环绕着南泉观音庙,故名。建国后因开辟马路,庙墩均已无存。遗址在现新普澜路、金鱼街、榕亭里一带地方。
六、“白马扬波”,在正埠对面文昌沙关帝庙前,即现汾江河支流处。明代前这处地方名“白马滩”,河流湍急,势如万马奔腾,日夜不息,形如钱塘江潮涌,此起彼伏,人们作为奇景。但往来舟船,多在此沉没。至明代时佛山官民毁去河底石块,扩辟一条汾江支流,航行往来省城、佛山,至此河不扬波,船才安然畅行无阻。
七、“明灯古迹”,在厚俗里二帝庙内,(一说在社坛内)。明代时因庙内有一只神奇的瓦灯盏,农历正月初一在盏内注油一次,燃着后能直至年终始熄,人们视为奇景。后来被人偷走(传说载走时被放在尿桶中,受秽而失灵)。因此,人们将庙所在地称为“明灯古迹”。
八、“莺冈远眺”,又名“莺冈古迹”,在丰宁铺莺冈大街,高耸为佛山诸冈冠,拾级登高远眺,全镇地方尽入眼内。冈上草木翠绿,旧有敬字亭一座。清代道光年间吴朴园与友唐冠山等砌冈路,莳梅桐花竹,建楼在此结“殇咏社”,诗酒其间。清都司高厚慈,利冈势高耸,一望无遗,曾拟在此建警钟楼,后因卸任工未竣而中止。新八景: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汽车1内小时即可抵达。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清代以来,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丽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 祖庙圣域(佛山祖庙) 祖庙 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因“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而被称为祖庙,1962年划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山市博物馆管理。 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或称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 南风灶窑址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佛山市南风 古灶旅游区位于著名的南国陶都石湾,以五千年的制陶历史而闻名世界。占地约400亩,集旅游、观光、生产、习艺、研讨、参与、购物于一体,旅游区内下辖南风古灶、陶塑公园、绿舟孔雀园三个景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