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名对于古代知识阶层,确实是很看重的。除了辛词中这一句,还有晚于辛弃疾的文天祥,他的绝命诗中:”人生自古诗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更是看重名节的千古绝喟。
尽管有人说名是虚的,但中国人有重名节的优良传统。总是有不少人孜孜以求。这些人一般都看重道德修养,追求自我完善,爱惜自己名声,犹如生命一般!在他们心目中,一个好的名声,便是生命价值的实现。
有趣的是;名声虽说是虚的,但它往往存世的时间,是比生命本身要长的。即使普通老百姓,身殁后数年,还是有人会提起,做以评价的,至于那些名垂千古的人物,更是影响深远。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道德评判,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影响一代一代的人们!
当然,历史传下来的,也不尽是美名,亦有恶名,如秦桧,汪精卫等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遭万世唾骂,美与恶相互彰显,为人们指示着价值取向。
名,由此看来,还是很重要的!
古代士人的名声德望,并不是虚的,而是有实质性的内涵。身后名,对于古代知识分子阶层非常重要。士人看重名节,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注重身后名,除看重名节的传统文化精神之外,科举制度背景下,身后名对于后世子孙尤为重要。祖宗有污点者,后三代不能科举入士。
士人不重名节,投敌叛国,或者贪赃枉法,恃强凌弱,鱼肉百姓,损毁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声,遭当时社会唾弃,背负骂名,更是断了子孙后代的政治前途。三代之后的子孙,虽然科举考试为之开禁,但由于文化传承中断,已经沉沦草莽,科举基本上无望了。
福贵如鸿云,风水轮流转,而青山不老,几度夕阳红,照山川万里。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者,身后的恩德名望,会照耀后世,激励奋发有为,报国家,济世穷,惠苍生,立功名,慰平生……
这个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各个封建王朝自建立以后,为加强自己的王权统治,就通过各种手段来巩固统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无论是秦王朝的“焚书坑儒”,还是汉王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自己的王朝能“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核心本质还是忠君的内容。
这种目的不仅是通过国家机器来实现,更多的是从思想上进行控制,不断通过意识形态的教育,以爱国、成就自我的要求和形式体现出来,就变成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是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当然也包括了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多的从“忠君”演变为“爱国”,从维护某个人的统治升华为心系天下苍生而努力,这既是“兼济天下”的朴素转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还是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肯定是赢得“身后名”,但这和封建社会的“流芳百世”有着本质区别,还有更多的为国家和民族独立牺牲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建设而付出生命的奉献者,即使有不能留下姓名的无名英雄,仍然是我们后人敬仰的对象。
虽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兼收并蓄,杂合百家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文化,但最主要还是以儒释道为主,而且儒家文化更是其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佛家讲“空”,道家尚“无为”,但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读书人的崇高目标,并为之奋斗。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争年代,无数的仁人志士,名臣将相,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既是为了救民族于危亡,扶大厦之将倾,也是为了在有生之年“立身、立功、立言”,这样将自己的英明传之史册,留取丹心照汗青。甚至历朝皇帝因为怕自己的声名有损,写进史书,对一些诤臣丝毫不敢得罪,这无形当中对君权有很大的遏制作用,据说李世民生怕对自己的名声有坏的事情言论传之后世,就专门更改了《起居注》。所以说中国古代无论贩夫走卒,还是帝王将相,对自己的身后名是十分看重的,许多杰出人物为了给自己留一个身后名,不惜拼掉身家性命也义无反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2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