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问者可能不是很了解“毁于一旦”这词的意思,它指长期的劳动成果一下子被毁掉。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因为清朝数百年基业的毁灭,并不是在一夕之间,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我们不妨来看看清朝数百年基业是如何消亡的。
中国至秦朝开始的几千年封建历史,朝代更迭也算是频繁,存在最久的也就是两汉王朝,享四百余年国祚!这些朝代更替的原因无非就是农民起义、宫廷内斗或者是外族入侵,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气数”的问题!
而清朝不同,它的消亡不止是“气数”问题。还牵扯到一个“潮流”问题,什么潮流?世界历史潮流!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之前也就是乾隆至道光时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农民起义有,但是能在清政府的掌控之下,不过是皮痒之痛。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又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发,这一民族矛盾不是中英,而是参杂着农民阶级与官僚地主阶级之间的一种满汉民族矛盾!这种矛盾在1851年爆发了,也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可以说是大清两百多年历史中规模和影响最为大一场农民起义运动,这场运动最终还是被平定了,但是他还是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场农民起义与以往不同,以往的农民起义无非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念,也就是说想坐坐皇位。而这场天国运动,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理念,在《资政新篇》中提到学习西方,这种学习不是像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停留在学习器物的层面,而是学习西方的各种经济制度,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放在当时的清王朝可以说是一种质的突破。也就是说,连农民阶级都意识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并着手去学习,但清朝统治没看到,也没有那种魄力去突破!所以大清的几百年基业最终是在这股世界历史潮流的冲击下而消亡的。
从这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已经成为了当时世界的一股潮流,而清王朝仍是固步自封,即使在后来有过“洋务运动”,但只是学习西方的一点皮毛,而“戊戌变法”也演变成了一场政变,百日夭折。
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看到了清政府也尝试过融入这种潮流。至于为什么失败,正如李鸿章所说的,大清面临的是中国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是要通过几代人来摸索适应再改变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2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