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解答需要区分蒙古发展的不同阶段:即早期统一漠北诸部与扩张时期,以及蒙元时期。
顺便提一句:蒙古王女称公主。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缺少水源,因此普通百姓很少/不洗澡,但贵族例外。
五代十国时期,契丹族建立辽国,国中体制仿照唐朝设立,辽国上京的城市规划与中原无异,也有专门的集体浴室(仅作为接待贵族和官员用)。
但是蒙古族相当长的时间里,依然视水如珍宝,少洗澡甚至不洗澡,这是因为自然环境不容许他们这么做。
根据1206年颁布的《成吉思汗法典》(即大扎撒令)中第五十八条:
保护水源。不得在河流中洗手,不得溺于水中。
这时候不光是蒙古,北方的那些公主与可汗的后宫贵妇们,她们如何解决个人卫生问题,恐怕只能来源于文学家们的想象了。
《楚留香传奇.大沙漠》
这里有一大一小,两个清绿的池塘。
在较大的池塘边,有叁个华丽的帐篷,帐篷前竟肃立着几个手执金戈,甲胄辉煌的武士。
较小的池塘旁,此刻围着几重纱幔,隔断了那边的视线,一个美丽的长发少女,正在池塘裸浴。
楚留香的呼吸都几乎停顿了。
话说龟兹国的琵琶公主,在大半夜的沙漠里洗冷水澡,也不怕被冻死(不过楚留香之后的表现,可比董永啊、李逍遥啊的要光棍多了)。
元朝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之下,又受到后来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已经没有洗澡方面的困扰。
1. 据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元氏掖庭记》描述,在元大都(今北京)的皇家园林内,也建有一处豪华的露天浴池,名为“漾碧池”。
每遇上巳日,令诸嫔妃祓于内园迎祥亭、漾碧池。池用纹石为质,以宝石镂成。奇花繁叶,杂砌其间。上张紫云九龙华盖,四面幛帏,帏皆蜀锦为之,跨池三匝。桥上结锦为亭,中匾“进鸾”,左匾“凝霞”,右匾“承霄”,三匾雁行相望。又设一横桥接乎三亭之上,以通往来。祓毕,则宴饮于中,谓之“爽心宴”。池之旁一潭,曰“香泉潭”。至此日,则积香水以注于池。池中又置温玉狻猊、白晶鹿、红石马等物。嫔妃浴澡之余,则骑以为戏。或执兰蕙,或击球筑,谓之水上迎祥之乐。唯小娥体白而红,著水如桃花含露,愈争妍美。帝曰:“此夭桃女也。”因呼为“赛桃夫人”,宠爱有加焉。
看看,还是皇帝会玩……咳咳说正事。
漾碧池用带有纹路的玛瑙石砌铺,并用宝石拼嵌成奇花异葩,组为绚丽的图案,此外池里还有玉雕的狮、白晶石雕的鹿、红色石雕的马等固定在池底,既是漂亮的装饰物,同时也可以让后妃们洗浴之余,坐在这些石兽的背上休息。
围绕着池沿,竖立有若干根高柱,把一顶“紫云九龙”纹样的巨大华盖张撑在半空,为浴池中的人遮住骄阳。另外,在池的周围则设有三重锦帷,将浴所严密遮护起来。
漾碧池有上下水口与皇家园林的整体水系相通,清澈河水源源流入其中。同时,在池畔还有一个叫做“香泉潭”的小水池,其底部有加热设备,当皇帝与妃嫔们洗浴之时,香泉潭里便不断烧煮热水,同时,还有专人负责向潭内投洒玫瑰香水、苏合香油等名贵香料。散发浓香的热水被有节奏地从香泉潭注入到漾碧池内,不仅提高了池水的温度,使之更适合人体的舒适感,同时还让池内馥郁弥漫,沾体生馨。
图三:帖木儿大帝正在洗浴(波斯细密画,绘于1533年)
2. 至今紫禁城中,还保留着一座完整的土耳其风格的浴殿。
坐落在武英殿院西北角的“浴德堂”,其名源于《礼记》中的“浴德澡身”。
元代宫城内遗存的土耳其浴室,相传明代曾用作皇帝斋祓处。清代于武英殿设御书处,该室遂改为蒸纸处,供印刷书籍蒸熏纸张之用。
最后是彩蛋:元朝平民如何洗浴(《马可波罗游记》节选)
契丹所掘的黑石可以用作燃料
契丹省的各地都发现了一种黑石。它从山中掘出,其矿脉横贯在山腰中。这种黑石像木炭一样容易燃烧,但它的火焰比木材还要好,甚至可以整夜不灭。这种石头,除非先将小小的一块燃着,否则,并不着火,但一经燃烧,就会发出很大的热量。
这个国内并不缺少树木,不过因为居民众多,灶也就特别多,而且烧个不停,再加上人们沐浴又勤,所以木材的数量供不应求。每个人一星期至少要洗三次热水澡,到了冬季,如果力所能及,他们还是一天要洗一次。每个当官的或富人都有一个火炉供自己使用。像这样大的消耗,木材的供给必定会感觉不足,但是这种石头却可以大量地获取,而且十分廉价。
杭州,又称”天城”*
街道上有许多浴室,有男女仆人服侍入浴。这里的男女顾客从小时起,就习惯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浴,他们认为这对健康十分有利。不过这些浴室中也有温水,专供那些不习惯用冷水的客人使用。所有的人都习惯每日沐浴一次,特别是在吃饭之前。
(注:此处存疑,有学者认为此处是马可波罗将杭州与苏州搞混了。)
说蒙古郡主不洗澡的那是假的!基本上也可以做到5 天~10天洗一次澡,这是自从昭君出塞之后便留下来的规矩。昭君一个南方的美女激起了北方贵族男人的性趣,然后导致北方美女以昭君为榜样,这是爱美心性导致的。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经常洗澡的女人跟一个不常洗澡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蒙古男人肯定是选那个经常洗澡的漂亮女人,这直接逼迫其他蒙古女人不得不去洗澡。
昭君是南方汉人,长得又那么漂亮,嫁给当时的匈奴单于的时候让匈奴单于爱不释手,所以匈奴单于对昭君是有求必应,尽量不改变昭君的生活习性,包括洗澡。当时匈奴单于还特地托人从中原买了一个镶金的楠木浴桶送给昭君,并且每隔5天就让人给昭君烧水洗澡。昭君长得漂亮又经常洗澡,这给了当时的匈奴贵族一个信号,洗澡可以变得漂亮。所以他们就有样学样的也回家让自己的婆娘烧水洗澡。这些事草原人尽人皆知,所以这个习性就开始在草原上流传开来。
不过呢,北方草原地区毕竟没有那么多水源,想要洗澡也不是那么容易,大部分人只能做到拿布片沾水擦洗一下身子,这样足以去掉身上的汗渍味道了。擦洗完身子的水也不是直接倒掉,而是拿去洗衣服。郡主的丫鬟没有烧水沐浴的奢侈机会,只能拿布片沾水擦身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2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