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無月,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
平王东迁,秦列诸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因为周幽王宠幸美人褒姒,于是废黜了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后,褒姒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
之后,因为褒姒屡次向周幽王吹枕边风,为免夜长梦多,周幽王听取了褒姒的意见,决定加害废太子姬宜臼。
一系列消息传到废太子姬宜臼的外公申侯那里,申侯大怒,决定为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讨回公道。申侯联络了几个小国,但恐兵力不够,又恐事后诸侯怪罪,便又暗中联络西戎,于是,西戎趁此良机,攻入西周都城镐京,在骊山下杀死了周幽王。
西周就此灭亡。
(镐京之乱,西周灭亡)
镐京动乱的消息传出,当时西周京畿周边,兵力空虚,秦国是离镐京比较近的诸侯,秦襄公在镐京动乱中,率秦国士卒奋力作战,击退了西戎,保住了周朝社稷。
周平王姬宜臼即位后,秦襄公又派兵一路护送周平王,东迁至新都洛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
平王感念秦襄公的功劳,与秦襄公盟誓,提升秦国为诸侯,并将西戎攻占的岐山以西土地赐封给秦国,答应秦国,只要秦国能够打下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就是秦国的了。
之后,秦国奋力攻占岐山以西地区,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了。
《诗经·秦风·无衣》正是创作于这一段期间。
(在秦军的一路护送下,平王东迁)
《诗经·秦风·无衣》,最早的军歌
今天,我们总是称呼战友为“袍泽”,而袍泽这个词正是出自于《诗经·秦风·无衣》。
《诗经·秦风·无衣》是《诗经》中的经典诗篇,原文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篇诗文的内容不难理解,無月简单为大家讲解一下。
袍,长袍,那个时代,中原地区的士卒作战,都是穿着长袍,非常的不方便;
泽,内衣;
裳,穿在下半身的服饰,形似裙子,俗称战裙,也很不方便作战。
今天我们说“衣裳”,其实衣是上半身,裳是下半身。
袍、泽、裳,三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士卒全身的服饰。
戈、矛、戟、甲、兵:甲胄与各类兵器。
同仇:共同的仇敌,即共同的作战目标;偕作、谐行:共同作业、共同行动。
同仇、偕作、谐行都指共同行动。
整首诗简单翻译,就是“为什么说没有衣服穿呢?长袍、内衣、战裙你都可以拿去穿,把我的兵器和甲胄休整休整,与你一同杀敌,共同进退”。
短短的三句诗,读来非常简短,但是带入场景之后,感受就不一样了:
成百上千的秦国士卒,排着整齐的队列,身穿甲胄,手持兵器,整齐划一的向目标地点开拔,一路上,士卒们齐声吟唱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一遍又一遍,一直唱到人人心情激昂,一直唱到敌人面前。这就是军魂,这就是士气。
《诗经·秦风·无衣》可以算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军歌了,这首军歌很好的表达了老秦人赳赳赴前线的豪气,也为后世的军人所津津乐道。
部队休整的时候,战友啊,我们可以共享衣服,甚至是内衣;部队开拔的时候,战友啊,我们共同吟唱同一个声音;作战的时候,战友啊,我们共同杀敌,你,可以放心的把后背交给我,我一定不会让你孤身犯险。
这就是《诗经·秦风·无衣》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那是一种生死与共,互不辜负的感情。
《诗经·秦风·无衣》下的老秦
其实《诗经·秦风·无衣》除了抒发了军旅袍泽的深厚感情外,这首诗篇的背后,还反映了当时秦国的特殊国情,了解了秦国的这段艰苦岁月,你才会明白,也只有秦国才可能吟唱出这样的诗歌来。
秦国的先祖秦非子,当初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国,这里透露出来两个信息:
1、秦国不是周武王分封时就存在的诸侯;
2、秦国诞生之初,只是周朝的附庸国,还不是诸侯,地位比诸侯要低。
秦国最初的封地在秦邑(今甘肃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地区),非子以封地为氏,故后人称其为“秦非子”,周天子又让秦非子领嬴氏的大宗,延续嬴氏的祭祀,因为这嬴氏是商朝的一方诸侯,地位比秦非子的家族要高很多,所以这是周天子对秦非子的赏赐,为的是提升他所在家族的地位。
于是秦国先祖号曰「秦嬴」,秦国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秦国当时主要有两个任务:
1、为周天子养马;
2、为周天子抵御西戎。
秦国当时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天然的马场,适合马匹繁衍生息,但却并没有多少耕地,加上经年累月与西戎作战,所以秦国一直都很贫穷,国力并不强大,但是战斗力却很强盛。
秦国自建立开始,百年多来,一直与西戎作战,光有记载的就有多次,秦国甚至有祖先战死在与西戎的战争当中。
周宣王的时候。秦庄公率7000士卒讨伐西戎,击败西戎并收复了犬丘,周宣王将犬丘赐给了秦国,秦至此才从一个封邑变为了两个封邑。
(平王东迁之前的秦国领土)
秦国就是这样,百年来持续征战,土地也是靠真刀真枪用鲜血换来的,这百年来,谓之惨淡经营并不为过。
一直到周室内乱,幽王死于骊山下,平王东迁,秦人才在周平王允许下,依然依靠战斗,在数代秦人的努力下,才击败了西戎,收复了歧丰之地,秦国这才开始做大。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又艰辛创业近百年,终于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新兴强国。
所以,战斗是老秦人百年多来的主要生活内容,老秦男儿人人皆可战,战至一兵一卒,也不放弃,不抛弃同胞,不背弃袍泽。
(公元前677年,秦国领土)
所以,《诗经·秦风·无衣》其实描绘的就是公元前677年以前的老秦人的生活,老秦人的生活就是为自己的生存也为周王室的安危的战斗,这是一个一直在战斗的民族,称其为战斗民族并不为过,《诗经·秦风·无衣》即是一首军歌,也是一首老秦人的赞歌。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在我看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体现的是秦国弱小时期老秦人的血性。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老秦人骨子所蕴含这种血性是秦国的脊梁,更是秦国的利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出自于《国风·秦风·无衣》。直译过来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那长袍。这是当时秦国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战歌的是当时秦人抗击西戎入侵所作,主要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面对着强敌,绝不退缩,愿与君王一起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作为一首战歌,它有着磅礴的气势,更弥漫着一种惊天动地的血性。
其实对于这首战歌后人也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认为这首战歌是为了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战歌是当时秦国征兵所作,而绝大多数都认为这首战歌就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所作。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团结、乐观的精神,更蕴含了爱国情结在里面。
但是,对于我而言,这首战歌就是当时秦人血性的写照。每当我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当年纵横天下的秦军。
秦国从一弱小之国到最后统一天下,这中间经历了很多年,发生了很多事,但是秦人的血性没有消失。因为这血性早已植根于老秦人骨子里。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不仅是一种爱国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代老秦人的精神写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