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与白骨精本就有十世宿命之缘。唐僧为了能让白骨精轮回转世,不惜以自己的十世轮回与如来交换。
却说,四洲海外有一国名唤无启国。无启国虽称为“国”,实为一部族,族人不分男女,不育子孙后代,居于洞穴,以泥土为食,人死之后便葬于土中,但心脏却依然跳动,尸身不腐,待到百年之后,又会复活,从泥土中爬出,带着前世记忆,重享人生之乐,如此周而复始,往返延续,以至无启国虽无后代,却人丁兴旺。
五百年前,无启国的荒原之中,一具静躺数百年无人收殓的骸骨,偷得日月精华,盗取天地造化,竟慢慢生出灵智,开始静看苍狗变化,草木枯荣。
一日,一只活不过夏天的金蝉飞落在骸骨之上,问其姓名。骸骨自有灵智以来,只有花草相伴,鲜有问其名者,自然不知己者之名,只能以白骨之名告之金蝉。
这个夏天,云白天蓝,友情玉洁冰清,纤尘不染。
金蝉问起白骨理想,白骨黯然神伤,娓娓而道,尸骸原本主人,含有怨气恨意,以至白骨不朽,后经岁月洗礼,终耐不住寂寞,抛弃骸骨消散而去。
然而其消散后化成的灵识,却有了主人的记忆。白骨只望有个美艳的皮囊能包住自己的白骨,让遗弃骸骨的主人后悔一生。
白骨问起金蝉梦想,金蝉只希望能活过夏天,做第一只能看到秋天的金蝉。
夏天的最后一晚,金蝉从白骨心脏的缝隙之中钻入泥土,即便是看不到秋天,也要以白骨的心为坟,葬其一身繁华。
白骨的心里有着金蝉,白骨的心里便是金蝉的家。
花开花谢,月升日落,二百五十年匆匆而过。这一年的秋天,金蝉终于成为了第一只看见秋天的蝉,白骨也化成了一位美艳的女子。
白骨找到那个遗弃骸骨轮回了几世的负心人,终究是相见无语,擦肩而过,漠然离开。
骸骨的主人那时心有怨气,是因心中有爱,骸骨消散也就无爱无怨,几世轮回,早已不是那个爱过,怨过的负心人。白骨令骸骨主人后悔一生的诺言也就随风而散。
金蝉自问,轮回几世之后,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吗?白骨低声悄答,金蝉若轮回,愿随他一同携手走过奈何桥。金蝉断然制止,不愿白骨陪他一起忍受轮回之苦。
金蝉与白骨重回无启国,餐风饮露,无尔饥兮。金蝉依然是修不成人形,而白骨却能变幻出多副皮囊。
白骨心下慌张,唯恐自己有朝一日醒来,金蝉会不告而别,如同身边花草一般,再次相逢,金蝉会忘记从前,不记得同修数百年的自己。
又是一个二百五十年后的秋天,金蝉终于修成人形,丰姿英伟,相貌轩昂。月光之下,与白骨两两相望。风缠绵,月多情,白骨脸上的晨露,晶莹得如同眼泪,望着眼前的金蝉,一个已忘记前世记忆,忘记自己的金蝉,泪水沾满了脸庞。
当初,老子西出函谷,渡流沙,入天竺,化为佛陀,教化胡人,留下大乘佛法,创建西方佛门。五百年前,老子应劫过世,授记如来为现在佛。
如来历经九十一劫,菩提树下悟出小乘佛法,指天地成佛。如来本是地仙成佛,初掌佛门,时日尚短,根基浅薄,要想立足西牛贺洲,只怕不易,于是西方佛门开始敛财壮大,以至发展迅猛,信徒渐多。
天庭道家唯恐西方佛门做大,蚕食道家香火,于是令西牛贺洲的地仙之祖镇元子,制衡如来,以期他日西方佛门能与东胜神州、北俱芦洲、南瞻部洲形成牵制之势,泾渭分明。
然而天宫道家却不知,末法时代即将降临,那时神佛皆灭,唯有不死神肉方能助神佛渡过此次劫难。
百年前如来偶然在无启国金蝉身上发现了和人参果、蟠桃一样的永生密文,食之血肉便日月灭而己不灭,天地崩而已永生,可帮神佛渡过寂灭天劫。
如来以传道为由,洗去金蝉的全部记忆,收其为二弟子,并授名金蝉子,带回灵山修佛。
白骨听闻金蝉在灵山之上,佛祖之前,万千钟爱一身,不敢打扰金蝉未来,离开无启国,往西牛贺洲而来,只希望两人能靠近一点。白骨宁愿金蝉是个薄情负心,抛弃情人的汉子,也不愿金蝉是个忘掉过去的愚人。
抛弃证明金蝉心中曾有过白骨,忘记则意味着在金蝉的世界从未有过自己。
天宫道家得知如来收的弟子金蝉子有永生密文,唯恐对道家不利,本打算将其劫持过来,可惜一直未有机会,只得往远处谋算。
金蝉子自入如来座下,日日随其学佛念经,参禅悟道,佛祖所言所说,具能领悟,天资之高实属罕见。金蝉子越学越多,而佛祖却不能参悟他分毫。
如来见将金蝉子拘在身边无所得,于是让他前去东胜神州渡化即将出世的灵明石猴,成就一番功德。
待到金蝉子奉如来法旨赶到东胜神州花果山,灵明石猴已经离开。就在金蝉子漫无目的之时,遇到了受玉帝之命前来引灵明石猴前往灵台方寸山的太上老君。
金蝉子早就洞悉出佛祖要从他身上破解永生密文,但却为何要磨灭自己的记忆始终不解,于是相求太上老君施以援手,帮其恢复被封存的记忆。
天庭道家对如来早就忌惮颇久,今有如此瓦解机会,岂能轻易放过,自是欣然允诺。
太上老君受了金蝉子一拜,取出一粒金色丹药,递给金蝉子,再三叮嘱,如果当如来捏造的记忆与真实记忆相撞之时,一定要辨明真假,不然将会迷失在记忆的洪流中,彻底忘记自己。
金蝉子服食丹药之后,记忆碎片重组,得知自己与白骨前世竟有宿命之缘,佛祖唯恐金蝉子元阳泄露,破了纯阳之身,永生密文消失,这才抹去了记忆。
不仅如此,如来已将白骨灵魂送去幽冥界枉死城,让鬼魂日夜撕咬,永世不得轮回超生。
金蝉子猛然醒悟,世上苦难皆是佛祖制造,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更是妄言。佛祖以怜悯众生之像,现于三界,实乃是让世人敬畏,贪慕世间香火,不祭献灵魂的世人,哪有资格前往极乐世界,看似凡间肆虐的妖怪,只不过是一群渴望自由的灵魂罢了。
金蝉子来到幽冥界,拿眼看去,只见地藏王菩萨坐于大殿,梵音高唱,万鬼匍匐,千尸静默。
金蝉子看到孟婆身后白衣楚楚的白骨,一时间,神不思属,双眼迷蒙,声音抖到不能自控,不停轻唤白骨之名。
白骨惨然一笑,你何必记起我。自己不过是地狱的小怪,吃的是主人剩下的残渣,喝的是污血,而金蝉子贵为西方佛子,往来菩萨诸神,推杯琼浆玉液。
金蝉子看着白骨迷茫的表情,决定要让白骨转世轮回。
金蝉子来到灵山五彩莲池之畔,跪在佛祖身前,愿意轮回十世,助佛门渡过劫难,唯一的条件便是让白骨转世轮回。
岂料,如来早已算出金蝉子将会记忆恢复,将白骨打下地狱就是以此来胁迫金蝉子轮回十世。
金蝉子身死之后,开始一世轮回。先过鬼门关,再上黄泉路,路上只有地狱花,却无彼岸花,黄泉路的尽头便是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桥上有一处高台叫做望乡台,台边有个老妇人名唤孟婆,不停的在舀着孟婆汤,唠叨一世轮回。
忘川河河边的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金蝉子与白骨相伴相依,走得不急不缓,这一条路已走了五百年,已无感触,万物皆有轮回。
蜉蝣的轮回是一昼,花的轮回是一季,人的轮回是一生,金蝉子的轮回是十世。
待到奈何桥头,金蝉子让白骨这一世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要离开此地,就在奈何桥头等他回来,即便是金蝉子生命垂危,九死一生。
白骨望着金蝉子的双眸,郑重地重复金蝉子的话语,每一字都说得清晰无比,重达千钧。
金蝉子握住白骨软若无骨的双手,立下誓言,自己一定会回来。二人从相识到相遇,从不曾像现在这般亲密,不禁脸颊微微泛红。
金蝉子仔细看着白骨,似要将她的样子映入骨子里,刻在心上。
在孟婆的催促声中,金蝉子接过孟婆手中汤碗,在望乡台上最后看了一眼白骨,喝了下去,感叹今生相聚太匆匆。
可是谁又能想到,也许是太上老君的丹药使然,纵然是金蝉子坚定无比,金蝉子在轮回之中迷失了自己,每轮回一次,金蝉子便忘记初衷一次,渐渐的,只剩下佛门分食自己血肉的恨,忘记了末法的初衷,忘记了奈何桥畔的白骨,以至九世轮回后,金蝉子的血肉剧毒累加,毒性无比,如若吃一点血肉,纵然有千百万年的修行神佛,也会毁于一旦。
待到最后一次轮回,已轮回为唐僧的金蝉子同孙悟空一同东土西天拜佛求经,遇到已经转世的白骨精,白骨精第一眼看见唐僧,激动,慌张,袖中小手紧拽裙摆,不停追问是否是金蝉子。
而唐僧的话却让白骨精恐慌,显得那么生疏远离,唐僧的迷惑,不解,不知所想令白骨精不知所以。
白骨精不停地向唐僧回忆,无启国中的初次相遇,路边的骸骨,夏日里的金蝉,奈何桥边的誓言,等来的却是唐僧迷惑地看着白骨精。
白骨精闭上眼睛,泪珠滑落,思绪中重新回到昔日出现过的场景。
也许唐僧想到了一些什么,喃喃自语,真正的自由,要有灵魂,真正的爱情,要属于自己,真正的梦想,要能自己掌控。
问题的根源,在于唐僧对孙悟空极度不满!
有朋友可能会说,孙悟空作为大师兄,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唐僧为啥要对他不满呢?唐僧是因为肉眼凡胎,认不出来白骨精是妖怪,把她当成凡人了,孙悟空三次两番不听教诲乱杀好人,唐僧才念紧箍儿咒,并把他驱逐出师门的。
可事实上,并非这么回事,唐僧早就知道白骨精是妖怪,因为孙悟空第一次打死白骨精后,她送来的饭罐里,爬出来净是蛆虫、蛤蟆之类的东西,唐僧还不怀疑吗?第三次打死后,直接显示一堆粉丝的骨头,上面还写了白骨夫人。以唐僧的智慧,怎么可能不知是妖精?
唐僧对孙悟空不满,主要有三点:
第一,孙悟空去化斋,回来看见唐僧在和白骨精的少妇说话,就上去数落师父,说师父动了凡心,要动手搭个棚子让唐僧成亲。把个唐和尚羞得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心中对悟空就非常气恨。
第二,前者在“四圣试禅心”章节中,黎山老母和观音所化的美妇带着三个女儿,欲坐山招夫,用财色来诱惑考验唐僧师徒,但唐僧一言不发。事实上他心动了,最后安排孙悟空留下试探,但孙悟空不同意,最后猪八戒答应了,被观音吊在树上羞辱了一番。唐僧惊出一身冷汗,这猴子明知是菩萨,为何不暗里通知一下?差点取经之路就断送了。
第三,猪八戒在一边唆弄,说孙悟空坏话。打白骨精后本来就出现异常,唐僧就欲停止惩罚的,但八戒却说那是孙悟空变出的障眼法儿骗师父。唐僧就借机狠狠整治孙悟空。八戒为何要唆弄,主要是因为孙悟空太过自大,瞧不起猪八戒,关系处得不好。
最终,唐僧写了贬书,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只是事实证明,没有孙悟空,靠八戒和沙僧,唐僧根本去不了西天。因此在后面的宝象国遇到黄风怪时,最后还是八戒厚着脸去把孙悟空请了回来。师徒同心,又一起踏上征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