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枝梅,独自开”。有什么逻辑需要推理呢?
难道应该这样说:墙角有一根梅花树,因为时间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来几支树枝。
因为梅花树长出了树枝,所以这棵长在墙角的梅花树还活着!
大概是墙角泥土少的原因吧,在墙角处,梅花树的四周,没有其他的植物,更不用说,能够开花的树啦。
因为到了严寒,到了梅花开花的时候,所以梅花在树枝上开花了!
因为是一棵树,数支枝桠!数支枝桠上,都开满了梅花。
所以,一颗树上的梅花,每个枝桠上的花,是同时在开放。
那么,一支枝桠上的梅花,只开一朵,可以说是独自开!数枝梅上的梅花,不能够说独自开!
因为没有了其他的开花的树,你开花了,独一无二,所以,你不合乎逻辑!
这样推理,是不是荒诞无稽呢?
诗人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梅花,想到的是孤独,没有陪衬的花,互相争艳!
数枝梅与独自开,没有逻辑上的问题呀?
中国的诗词讲究是一种意境的美,诗词不是研究科学不讲究逻辑吧!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无人观注寂寞的一个墙角,几枝独放的梅花。
天气寒冷,没人看也没人管但是还是要开放。没有什么东西能抵得住梅花的开放,一朵花的开放是季节来决定的,不是环境所决定的。
和下两句对比,再寂寞也会芳香,远远的以为是雪。生命芳香在任何角落都会释放。
但前题是!
一定要开放。
中国古诗词之美,不是美在平平仄仄之上。是美在意境之上。每一个人用一种心情,每一首诗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一次心情不一样,看这首诗又是一种心情,一种体会,这就是古诗词之美的,而不是什么韵律。
如我写散文有人觉得很乱。而我是把个画面放都在一块,来突出一种意境,当然只是一个半壶水,只是消愁解闷而己。
但中国古诗词是给我的那个启发是很大的。
宋词给我感觉就是一幅平面画。一幅山水画,泼墨的也罢,工笔的也罢。画面感很强,有时一两个字就能让画生动起来,而气氛自己体会!
肯定是说的通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数枝梅,表明梅之早,独自开,说明没有其他的花一起开。如果认为“独”和“数”还有逻辑问题,可以放开再多说几句。
首先,梅是一种花,它是和其他花比较的,也可能王安石看到的是一棵树上的数枝,但都不妨碍梅花这种花的整体性。因为没有其他花一起开,显出了花的先开,这是梅花的不惧严寒的精神在起作用。所以,它主要体现的是梅花的这种精神。
另外“独自”是一种精神气质,独自就是不求人知,自顾自的开着,它不为谁而开,它只是为了自己,只是一种精神的展现,不为别人而媚俗,不取悦它人而损格,所以说的还是精神上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这个逻辑上问题,当然如果改成“一枝梅”,我认为应该也是可以的。
逻辑无处不在,谁都不能没有逻辑。
王安石的咏梅究竟有没有违背逻辑呢?咋一看,貌似,其实不然。数枝梅与独自开在语境上似乎是矛盾的,即然是“数枝”为什么又是“独自”开呢?然而,王安石的诗中,主题是梅,换句话说,在冰天雪地,能够独自开的只有梅花,数枝是什么,是个量词,只不过是修饰主语梅的,即便你有千丛万纵却还是梅花,独自开合情合理。
其实这并不是王安石咏梅所要表达的真谛,所谓的独自开是借梅喻己,改革不被人共识,认可,接纳。喻示自己象梅花一样,不畏身处逆境,陷入党争,革职流放,要象梅花一样,孤芳独妍,不随波逐流,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自己向往梅花冰清玉洁的情操。
王安石这首咏梅,算不上大气,甚至非常压抑。这与他写作时背景有关。
众所周知,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事件,结局暗淡以失败而告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王安石有一种孤独求败的心情,但又不甘心。万般愁绪,忧国又不得志,郁郁而疾,只好借梅花喻示自己不畏严酷的环境,奋力争胜的精神。因合者寡,所以而独挡一面,就象梅花一样,在冰天雪地,独自绽放。
有诗为证
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得不说这首诗格调不大气,太压抑,即没有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园林仙风,也没有陆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豁达与自在,更没有毛泽东的“待山到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浪漫和豪迈。是王安石不及吗?不是,王安石就是刻意这样去写,就是要渲泄自己的孤独,渲泄自已的处境,渲泄自己孤掌难鸣的情感……我王安石就是梅花,就是不为势利所迫,一技独放。即便不是轰轰烈烈,那怕是在不起眼的墙角,我也要为自己操守践行。
由此看来,无论从语法角度还是从诗的意境,独自开完全合乎逻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