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不同部位的电阻分布,电击的关键所在
安全电压的高低与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和电源是交流还是直流有关系!
在讲安全电压之前要先明确电气设备的电击防护的几个概念:
直接接触防护(基本防护):直接接触是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电气系统未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防止人或动物直接接触带电部分的电击防护。例如:将带电部分绝缘(导线的绝缘层)、采用遮拦或外护物(采用网状或板状遮拦等)、采用阻挡物(变压器等电气箱柜的栅拦等)、置于伸臂范围之外(裸带电体设置在人或动物触及不到的地方)、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作为直接接触的附加防护(不能因为有RCD就不做上述四项的防护措施,也就是说RCD不能独立存在,且RCD是直接防护的附加措施此点很重要)
直接接触防护的置于伸臂范围之外
间接接触防护: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的电接触,所谓故障状况一般指接地故障,也就是相线与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发生短路,由于相线和PE线构成的故障回路线路较长时,电阻较大,造成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低压断路器的瞬时整定电流一般是几千安培,所以低压断路器不会感知到接地故障电流的存在,也就无法切断接地故障回路,因此接地故障一直存在,由于我们的低压系统都有PE线存在,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会通过PE线把故障电压传导到整个低压配电系统正常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上,如果此接地故障电压超过安全电压,就会对人或动物造成电击伤害。所以间距接触防护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情况下,防止人或动物触电的措施。这些措施有:采用Ⅱ类设备(所谓Ⅱ类设备是指有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附加绝缘作为接地故障防护措施)台灯是典型的Ⅱ类设备、采用电气分隔措施、采用特低电压供电、将电气设备安装在非导电场所内、设置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
间接接触防护的等电位联结
低压电气设备中的防电击的设备等级划分
在一般干燥的环境中安全电压为交流50V,直流120V;
潮湿环境下的安全电压为交流25V,直流60V;
水下环境的安全电压为交流12V,直流30V;
建筑物内TN-S系统的保护接地,重复接地不建议作,作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外用TT系统,电气设备单独接地,没有PE线,如路灯
其实防止电击的措施,不止是安全电压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关于电气设备的电击防护在《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下册第15章有更加具体和系统的描述,这部分牵涉到的规范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T17045-2008、《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第1部分:通用部分》GB/T13870.1-2008、《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第二部分:特殊情况》GB/T13870.2-2008等。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中的第三关:专业考试的案例部分(第二个整天,总分100分合格60分),关于电气安全的考题最近几年每年都要考一组题(5小题)共计10分,需要参加考试的考生特别注意这方面内容的掌握!
安全电压多少才安全?
★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电流不会超过允许范围。安全电压决定于人体的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
我国的安全电压值有36V、24V、12V、6V几个等级。当电气设备需要采用安全电压来防止触电事故时,应该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不同等级的安全电压。
★我们经常听大家说,认为36V是安全电压,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严谨的,在某些情况下,36V甚至是12V电压都是有致命危险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安全电压等级,见下图表所示。
由此可知针对不同的环境安全电压等级是不一样的,在普通环境下36V是安全的,但是在特别潮湿或者有导电金属粉尘的场所它却是致命的。所以当电工一点马虎都不能有。
我国标准中规定了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任何两导体间或者任一导体与大地之间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36V。
另外采用安全电压时,电路必须实行电气隔离的特定电源供电。采用安全电压的设备必须有接零或接地保护;安全电压的线路应与其他线路保持良好的绝缘等。
一、人体允许电流
在摆脱电流范围内,人电击时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解除电击危险。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摆脱电流看作是人 体允许电流,在线路上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电流可按30毫安考虑,在无保护装置时,人体允许电流可按10毫安考虑;在高处、水面等条件下作业,可能因触电导致严重二次事故场合,应按5毫安考虑。
二、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并不是一个纯电阻。人体电阻主要由人体内电阻、皮肤电阻和皮肤电容组成。一般皮肤电容很小,可忽略 不计。
人体内部电阻约为500吹。人体皮肢电阻是受外界影响的,随着条件的不同,其电阻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使得人体 电阻也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人体皮肤最外表有一层很簿的角质层,其厚度约0.05~0.2毫米范围之内,电阻高达10⁴ ~ 10⁵Ω(欧),由于角质层不是一张很完整的薄膜,很容易受到破坏,在计算人体电阻时不宜考虑在内。
影响人体电阻变化因素很多,除皮肤厚薄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粉生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增强也会降低人体电阻,通过人体电流增大,通电时间延长会增加发热出汗也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电压增高而击穿角质层,并增加肌体电解作用,也会降低人体电阻。
此外,人体电阻随着电源频率增高而降低,在50赫兹时人体电阻约为是100千赫兹的2倍。人体电阻值在一般情况下按照1000Ω~2000Ω考虑。人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电阻是不同的,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可按下图表的②→③→①考虑。
考虑到皮肤干湿情况对人体电阻的影响,人体电阻值与接触电压的关系。
①、干燥场所的皮肤,流途径为单手至双足。
②、潮湿场所的皮肤,流途径为单手至双足。
③有水蒸汽等特别潮湿场所的波肤,流途径为双手至双足。
④游泳池或浴池中的情况,基本上为体内阻。
知足常乐于上海20210516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38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