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
出身贫苦,生活非常不如意
她生活的时代是宋末元初,出身贫苦,少时就失去父母庇护,做了童养媳,夫家对她百般虐待,机缘巧合下坐船流落崖州。
背井离乡,跋涉千里学习绵纺技术
崖州就是今海南三亚,上海到海南三亚大约两千多公里。交通不便的时代,你可以想象那种艰难。她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学习那里的语言,研究那里的棉纺工具和技术,那些黎幕、鞍褡、花被、缦布、黎单、黎饰,她都好欢喜。她后来设计的黎被纹(龙纹)也很受黎民喜欢。
毅然回乡,创业成功
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中生存,总能激发人的灵感和潜力。而且环境的异质性越高,文化冲击越高,或许能够激发出来的灵感会越大。1295年左右,她从崖州回到松江乌泥泾。她在海南,一呆就是三十多年。也就是说,她50岁才开始“创业”的,是位不折不扣的大龄创业者!
封建时代很少纪念女性企业家、技术革新家的,黄道婆是例外。因为百姓们对她实在是太感恩,太崇敬了。因她,松江布变得很有名,元明之后声名远播,松江遂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1337年左右),以感其功。今上海植物园内还有黄道婆庙。
她的主要成绩:
1、轧棉搅车攻克脱棉籽的难关(“去籽搅车”)。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脱棉籽原来需要用手推“铁筋”碾去,或者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
2、推广大弹弓(弹棉椎弓)。在黄道婆之前江南虽已有弹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长,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了4尺长、装绳的大弹弓,使弹棉的速度加快了。
3、改进纺车(三锭脚踏纺纱车)。江南松江一代原来用的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它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把它改造成三锭脚踏棉纺车,这一改进,比西方人提早数百年。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谈及,当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双头人一样不易找到。
她形成了自己的技艺及技艺传播方法——即“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形成“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创造了“乌泥泾被”这一爆款。中国式传播,无论是概念还是产品,总是在某个圈子里传出名气,然后迅速引爆整个区域。至今未变。
黄道婆到底做了多大贡献?
在明清时期,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松江布以质地优良、花饰灿美闻名海内外。《松江府志》记载:“吾乡所出皆切实用,如绫、布二物,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从她开始,江南的棉纺织业由此可以繁荣起来。
黄道婆开创和革新的纺织技术领先西方数百年,所以,说她是上海制造、上海创造的鼻祖,未为不可。也许上海精神的源头,来自这个女人。这个女人,这么稳稳地、安静地伫立着。她一辈子,无儿无女,虽漂泊但也安定,安定于自己琢磨了一生的纺织事业。
民间还流传歌颂黄道婆的民谣:
黄婆婆,
黄婆婆。
教我纱,
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道婆,元代棉纺织家,松江乌泥泾 镇 (今天上海徐汇区东湾村 ) 人 。出身贫苦, 从小就卖为童养媳。每天都要受到非人的待遇,不堪忍受的逃了出来。后来流落到海南崖洲,这里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得知黄道婆的遭遇后,非常同情她, 并帮助她安顿下来。
黄道婆在黎族地区住了三十年,在这期间她学会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成为了一位出色的纺织能手。但是,远离故土的黄道婆始终怀念着自己的家乡。
大约在1295年,她忍痛告别了美丽的崖洲,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家乡。回到故乡后,她发现南方的种棉业虽然普及但是纺织业却非常落后。
于是,黄道婆把从崖洲同胞那里学来的先进纺织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故乡的人民,并开始改革一些纺织工具。
使得当时乌泥出产的棉织物不仅有各种美丽的图案,而且颜色鲜艳如画。一时之间,“乌泥泾被”不胫而走,远销各地深受欢迎。很快,松江一带成为了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而当地的人民,也不会忘记黄道婆的功劳,在她逝世后大家纷纷捐资,把她安葬在上海县曹行乡并为她建立祠堂,在今天的上海徐汇区龙吴路有一间黄母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3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