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有个习惯,就是一定要等到结尾字幕全部放完后才放心离场,生怕错过结尾处的彩蛋。
于是问题来了,电影彩蛋究竟是个什么蛋?它是从何时开始让观众们魂牵梦绕的呢?
向复活节借来的彩蛋
“彩蛋”一词源于西方的复活节找彩蛋游戏。在复活节当天,人们通常会在绘好的彩色的鸡蛋中藏入一些小礼物,并将其藏起来供小孩子们寻找。因此,彩蛋通常代表着惊喜与另藏玄机。
复活节找彩蛋
后来,人们便把彩蛋的这一概念引入了电影。那些电影中让人出其不意的情节,或电影结束后加放的小片段,均被称作“彩蛋”。
事实上,这种在电影片尾再附加片段的手法,在电影中也有自己的名字,它叫“思丁格”(stinger)。它通常指电影全片放映结束后又出现的小片段,一般出现于演员表播放结束时或播放过程中。
片尾的电影彩蛋
115岁的电影彩蛋
最早的电影彩蛋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
《火车大劫案》(1903)剧照
这一年,默片《火车大劫案》上映,在影片结束之后,罪犯头子突然再次出现,向着观众连开数枪。而在电影剧情中,他早就被杀死了。
《火车大劫案》中,已经死去的罪犯头头在影片结尾时对着观众射击
他的“死而复生”,被称为电影史上的第一个彩蛋。
然而,直到1979年,电影彩蛋才真正流行起来。
这一年的动作喜剧片《大青蛙布偶电影》中 ,一只布偶在影片结束后突然跳出来对着观众大喊,“该回家了!该回家了!Byebye!”。而这类彩蛋,也成为了1980年代的一种潮流,几乎每一部喜剧电影结尾处都会使用。
《大青蛙布偶电影》中的青蛙布偶
而在老式香港电影结尾处的彩蛋则与之不同。导演通常会将拍摄过程中好玩的NG部分做成花絮,让大家看看那些镜头背后的故事。
彩蛋是导演给观众的礼物
如今的电影彩蛋,早已过了剧中人返场say goodbye的单调年代。彩蛋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再只是单纯地给观众以惊喜,还包括暗示影片续集、补充剧情细节等作用,而漫威电影宇宙可算是近几年彩蛋界的翘楚。
《银河护卫队2》彩蛋
很多调皮的导演甚至把结尾处的彩蛋统统挪到了电影情节之中。以一个不经意的镜头,带出一个观众所熟悉的角色、一句观众所熟悉的台词,甚至用镜头向自己所敬重的导演致敬。
比如在贾樟柯的新片《江湖儿女》中,就巧妙地融合了《任逍遥》和《三峡好人》等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江湖儿女》(2018)剧照
《任逍遥》(2002)剧照,与《江湖儿女》中的同款衣服
事实上,能否看懂导演的彩蛋,考验的不仅仅是观众对所观看影片的理解能力,更是观众对影片导演以及对经典电影、系列电影的熟悉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彩蛋对调动观众的观影热情及对电影的热情,有着不可比拟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