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除了某些少数的作品类型(诗歌、童书等),大部分作品的字数都在数万字,甚至数十万字之上。对于大部分工作单调又繁重的编辑而言,他们是不可能全部读完这些内容的,只能快速阅读某些内容,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这一“走马观花式”的审稿过程可能就会PASS掉99%以上的选题。更极端的案例:我的某一前同事他自己对那些通过邮箱投稿的选题,基本上都不会打开,直接无视。
至于如何做好图书选题表,我在之前对此有过解答,大家可以往前翻一翻。
其二,品牌识别度高的出版社或者出版公司都有重点操作的产品线,编辑老师们也有自己长期喜欢的、擅长的或者今年重点突击的方向。有的做人文历史,有的做类型小说,有的喜好纯文学,有的做财经,有的做童书,有的做教辅教材……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出版难度在增加
2018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闻出版工作划归中共中央宣传部,由中宣部统一管理。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不谈,单说业务管理和流程方面:选题数量、选题质量进一步严控,审稿周期变长,书号量大幅缩减。
再加上原材料价值飞涨,因环保、新冠疫情等因素导致大量印厂减产、停产或者关停,相应的印制成本就会增加、印制周期变长。
这些或者能辅助内容创作和创意,或者能提炼融合卖点信息,帮助作品提供内在和外延的价值,增加编辑的关注度。
关于有哪些图书销售渠道,我之前解答过相似的问题,大家可以往回翻一翻。
打造IP品牌,可能是在像公号、知乎、简书这样的内容输出平台,可能是在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这样的短视频阵地,也可能是在喜马拉雅、优爱腾这样的音视频平台。
从商业角度看,有流量和用户的地方就有做生意的土壤。
首先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的书籍,一定要能够吸引人。也就是说文笔以及故事都要好。首先,你要让编辑看了你的大纲和正文,对你的书有兴趣。出版公司的编辑,可不似网络上小说编辑。他们各个可都是具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和文学素养的人,眼光可以说非常挑剔。
第二点就是寻找出版社。寻找出版社也不是说就随随便便的找下的,这样做往往都会失败。一般来说不成名的作家,需要找的就是不成名的出版社。因为是两相合作的关系,他们需要些好书来打知名度。但是成名作家,出版费往往太高不说,还是被那些大型出版社早早预订了的。所以较为小型的,名气不大的出版社。就是未成名作家的首选。这种出版社,非常多的。你需要列出一个表单,尽可能查一些他们的资料。这叫有备而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