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是刘备下令还是关羽自行出兵,虽然没有特别明确的史料记载,但关羽自作主张的可能性显然更大。理由如下:
第一、关羽有出兵的自主权
看关羽能不能自行出兵,就看他的官职和权限。根据《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后,“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这里就说的很清楚了。关羽的官职先是襄阳太守,而襄阳是在曹操手中,关羽属于遥领,后来刘备入蜀后又总督荆州事务,襄阳、樊城又都是荆州境内。从这两个身份来看,关羽既有资格对荆州境内的目标展开军事行动,又有理由为了夺回襄阳,让襄阳太守这个官职名正言顺而出兵。
汉中之战后,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假节钺。假节、假节钺、假黄钺都是君主对臣子的一种授权,有一定的专断权,联系关羽原本就有董督荆州事的任命,他对襄樊动手不需要刘备下令,完全可以自行其事。故而,说没有刘备命令关羽不敢出兵,这种说法完全没道理。
第二、襄樊之战的时间注定刘备无法支援
襄樊之战,开始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就在两个月前,刘备刚刚结束长达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这也就意味着,人困马乏的刘备亟待修整,完全无力对关羽进行支援。如果襄樊之战推迟几个月,则刘备可以缓过来,出兵协助,胜率便能大力提升。或者,关羽也可以在汉中之战未结束前出兵,这样可以分担汉中的压力,为主战场服务。如果这样的话,确实也有可能是刘备授意,但是也没有。在汉中之战结束后两个月出兵,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时间点,或许只有关羽自己在荆州发现了什么稍纵即逝不可错过的战机,才毅然出手,而不会是刘备远在汉中的军令。
至于有人说,汉中之战的胜利让刘备集团士气大增,所以出兵是对的。这个说法逻辑不通。首先汉中的军心提振不代表荆州一样气势如虹。而曹军在汉中的失利或许反而会让襄樊守军更想争一口气。因此士气一说很难成立。相反,士气是虚的,兵力却是实际的。关羽缺兵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他会不断向上庸的刘封、孟达要求支援,后期还会调走荆州守军让东吴乘虚而入,因为襄樊前线兵力不足。
第三、刘封孟达拒绝援助说明没有刘备的命令
这里就说明问题了,刘封孟达是汉中之战中打下上庸三郡,所以他们并不归关羽节制。《三国志•刘封传》写的是:“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只是关羽要求,而刘备没有下令让刘封孟达出兵,他们也就完全有资格不发兵。如果真的是刘备的命令,为什么不亲自下令,而需要关羽三番五次地催促?由此可知,刘备没有下令。
我们先看一下襄樊之战前的背景: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由益州牧在群臣及诸葛亮的拥护下进位为汉中王,消息传到许都曹操大怒欲取汉中,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利用荆州说事儿,联吴夹击,吴取荆州,曹操兵进汉川。让蜀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于是荆州成了战略要点。刘备知道后与众商议。诸葛亮曰:可差使命送官号与云长,令其先起兵于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从这些来看樊城之战是刘备诸葛亮的意图。但是后来刘备又传旨关羽为前将军,都督荆襄九郡事。襄阳也被提了出来,意思是荆襄之事你看着办吧。襄阳之战发生在了樊城之战前。襄阳被关羽用计取后,曹仁领败军又退守了樊城,虽然云长水淹七军,并且又淹了樊城,顺势来取樊城,曹仁在满庞的说词下决意坚守樊城,于是关羽受箭伤,养好后欲再取樊城,但其不知,吕蒙已在计取荆州,曹仁的援军正在路上…我们知道襄阳与樊城相互应,取樊城,襄阳也必将策应,襄阳也是取樊城的必要之路,所以拿下襄阳与樊城主力曹仁决战是必须的。由此说襄樊之战是关羽受刘备旨意而发起的一个战略性的战争。谢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