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背后确实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背景,其核心是: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关系在一个特定场景被打破。
首先,分析一下什么是“孝”。孝,包括孝心与孝行两部分。这即是一种社会伦理对扮演子女角色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作为父母的角色对于子女的期望。父母期望在衰弱的时候得到子女在情绪和物质上的关爱,这种被关爱也可以说是长期付出后的一点回报,在这种回报中,父母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同时,既然“孝”从属于社会伦理范畴,那么就说明这是大多数人所形成的共识,进而形成了法律所规定的“赡养义务”。当然,赡养和孝顺之间还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法律本身就是道德的底线,在这一点上二者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自然界丛林法则中似乎优胜劣汰的准则排斥了衰老者被赡养的可能,但是动物界确确实实大量存在着类似人类社会的赡养现象,比如群居动物中新狮王与老狮王的关系,黑猩猩家族中失去捕猎能力的老猩猩却可以吃到最鲜嫩的猎物,传统说教故事中的乌鸦反哺等等。所以,在我们人类的动物本能中大概本身就存在着子代对父代的关怀,而这种关怀往往就是幼年子代对父代安全感依赖的一种延续。从这个角度讲,“孝”同时是子女的一种心理需要。综合起来看,“孝”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父母子女间的一种亲密关系。
第二,分析一下产生问题的特定场景——父母久病。这是一个充满负能量和巨大风险的场景。久病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健康的机体,更可怕的是会摧毁一群人的意志和信念。这一群人里的核心一对就是父母与子女。被长期病痛折磨的父母从开始的期望痊愈,到后来对死亡的恐惧,再到后来仅仅是期望被关怀是一个无奈悲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健康每况愈下的是父母的情绪会大起大落,难以自制。对面的子女每天除了要处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外,还要面对的可能是污秽、繁杂的家务以及父母的痛苦、绝望和无端的脾气。子女的期望是通过自己在付出资金、精力、正常生活的前基础上,父母身体逐渐好转起来,自己能够重回正常生活,但残酷的现实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挫败感。父母担心死亡、担心被抛弃,子女忧虑美好的生活、希望、未来被摧毁,双方都处在负面情绪的笼罩下,冲突的发生只是时间和形式的问题。当双方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的时候,失望甚至绝望是大概率事件。亲密关系会被一次又一次的冲突拆解,至最后变成了久处生厌。
第三,“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古来有之的谚语,要破解这一困局,还要从古代说起。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在家族内部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互通有无,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生老病死这些事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互帮互助。饶是如此,古人仍然给我们留下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就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普遍性的背后是古代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发达。子代能力有所不及。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古代,但是家族关系被破坏,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个人背负压力增大,特别是70、80后这批社会中坚力量尤其如此。所以,题目背后的复杂性导致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从理想角度出发,要破局就要做到三点:一是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降低个人赡养成本,提高赡养质量。这是一个大前提。二是,为子女者要提升正念,并把正念传递给父母,老人更多的是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三是,为父母者要接纳自己生病的现实,积极配合治疗。自身的努力是康复的基石。
知易行难,唯实践出真知。
祝天下父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it/3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