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还望海涵!
“处下”,可以是一种非常高深而实用的人生智慧,但并非是让我们委曲求全,而是一种包容、豁达、谦逊的生活态度,是《道德经》中最核心的思想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几段话的说明来解答您,全部阅读完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原文句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古文今译: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我的理解:水善于滋润万物,上善的人也是如此,他善于成就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他尽其所能帮助别人、助人成事,“善利万物而不争”,但他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处众人之所恶”,即使功成名就,也像水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功成不居,谦逊待人,所以最接近于道。
原文句子:洼则盈,敝则新;
古文今译: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
我的理解:事物常在对待关系中产生,我们必须对于事物的两端都能加以彻察。
山河湖泊,因为处于低洼的地方,万流汇集,反能水量充盈。人无论处于多高的位置,若是保持一种“洼”的状态,看到自己有所不足,以谦逊、谦下的姿态待人接物,处理事务,反能收获更多。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冬去春来,花谢花开,万物有生有灭,生生不已。事物的凋敝,也意味着新事物的悄然产生。现在人们常说“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也是此理!
所以说“洼则盈,敝则新”,凡事不要只看到眼下的状况,在“洼”与“敝”的表象之下,也往往蕴藏着“盈”与“新”。
原文句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古文今译: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常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我的理解:“知其雄,守其雌”,就是要告诉我们,首先要自己变得强大,让国家变得强盛,但并不因此而逞强好胜,行事轻浮躁动。我们知道自己很强大,但持守雌的状态,正如有个成语叫“外柔内刚”,意思是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天下的溪水因为处低的缘故,所以才会水流汇集,源远流长。有道的人,以“知雄守雌”作为所遵循的蹊径,所以常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像婴儿一般纯朴的状态。只有真正像溪水一样放低姿态,谦下处事,才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从而保持长久。
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处下”的人生智慧,是《道德经》中被反复提及的思想观念。
《易传,象传上·谦》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君子不但谦之又谦,而且还有高度的自律。这就是士大夫的贵族气质,他们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他们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处下,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好的状态就是像水一样,只讲贡献不求回报,始终处于下位,这就离道的精神不远了。谦受益 ,满招损。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才请来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天下这些一等一的高人都能被刘邦所用,正是因为刘邦谦虚低调,能处下,善处下。而项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但输掉了自己的性命,还输掉了天下的人心。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自己的仇人管仲,成就了自己的春秋霸业。孔子赞其为: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齐桓公以天下为己任,不耻下问,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就是君子的家国情怀,具有贵族精神。
处下,是谦卑不是卑微,更不是委曲求全。处下,是内心深处的高尚,是平心静气。处下,是不轻视任何人,是与人为善。六祖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轻视末学有无边无量的罪。世上之事,无非是人之事,而人之事归根结底还是心之事,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外无事。只要放下身段摆正心态,任何事情都好办。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已经非常丰富,但精神文明也要跟上来,否则,就是德不配位。我们要以恕己之心恕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遇事不要盛气凌人,退一步就海阔天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it/3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