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中国相声界,可以划分四个类别
1,把持官方话语权,自称是新派相声演员。他们少懂或根本不懂传统相声的技法,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把持国家提供的行业资金,把持国家提供的行业资质,把持国家提供的公共演出平台,把持官方舆论宣传渠道。这些人沉醉于幻觉之中,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自我吹捧,自我保护。但他们对相声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作用很小,负面或反面作用很大,甚至有可能会把相声事业引向不归之路。
2,地方相声团体,有热情,有理想,有传承,有创新。但没地位,没资金,没品牌,没扶持,在市场中单打独斗,艰难谋生存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还执着于初衷和梦想。他们需要大环境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市场扶持与帮助,需要品牌的树立和培养,需要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他们正处于从业余群众社团向商业社团转变的初级阶段,需要额外加以保护和支持。
3,区域性相声团队,有能力,有经验,有胆识,有资金支持。具有一定市场份额,有 市场号召力,有品牌意识,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经验,能自负盈亏,有发展的内动力。但这些团体往往屈从于市场的片面需求和眼前利益最大化,无心或不注重传统的挖掘和继承,所以显得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但终归是在全市场环境下摸爬滚打的民间团体,生存下来就是硬道理。
4,德云社,现象级团体,支撑着中国相声的现在和未来。但在如何做好“开枝散叶”、如何做好传承和发展、如何团结和带动其它社团,共同进步和提高等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也可以做的更好。
总之,相声来自于民间,就不应该人为拔高,人为打造成“高大上”的艺术门类,不能人为阻断,让其脱离生它、养它、抚育它的土壤和环境。但在如何做好回归自然、回归民间、回归市场的同时,既保护好传统,又能与时代同步,满足新时代新阶段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和享受等方面,远不是这些社团自发或自觉就能最好的,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和定向扶持很重要。
可惜,现阶段这一块的工作进展很慢,阻力重重,主要来自于行业内部的不团结,和主管领导的刚愎自用。必须引起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
任何艺术形式无非就分两种,一,就是专业院团的,不论哪种艺术宗旨就是要高大上,二,就是民间团体,拿自己所会的艺术当谋生的手段。相声也不过如此。个人认为相声在形成的那时候起就好像街边的烤红薯,炸臭豆腐似的一种低档又考量手艺的东西。不是我在说相声不好,因为相声形成之初就是那种艺术形式,你非得弄成诗朗诵偶尔看着还行,要是那这个当成改良相声的标准也许相声就不能算相声了。就好比戏曲里的丑角,你非得按老生的标准要求他,那你为啥不直接看老生呢,业内人士与其看不惯不如自己涨能耐,用自己的魅力改观人们的品位。看官们呢,如果看不惯可以看看别的,毕竟世界上的艺术形式有很多。跺着脚骂街不好,容易气着自己这是其一,有看不惯又好事的怼你两句更堵心。都快快乐乐的活着吧,别人挨打你肉不会疼的,同样看别人数钱也不会饱的。好好经营自己的日子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2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