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给了项羽“本纪”的待遇,这可是帝王的礼遇。为什么呢?
因为汉朝之“汉”,乃是项羽所分封,在某种程度上,刘邦并非继承的“秦”的法统,而是“西楚霸王”的法统。当然,随着汉朝统治的稳固,政权合法性逐渐深入人心,这种法统的说法就没有必要了,然而在作《史记》时,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知。
秦朝二世而亡,项羽则是一代而终,比起暴秦尚且不如,他年少时候的“彼可取而代也”也蹈了亡秦的覆辙,孰不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乎?
项羽之败亡,在于其实力本不足以凌驾于众诸侯之上,仅作为诸侯霸主,却行皇帝之实,在政治名分上,军事实力上都不具备碾压的实力。
项羽祖上本在鲁国(项国),战国后期鲁国被楚国吞并,由于楚国实行是并国制度,项家也成为楚国的封建贵族。楚国国势危难,项家以兵学入仕,显达于楚国官场,不过数十年功夫,远远比不上800年楚国的老牌贵族,在贵族里属于暴发户级别,其号召力和影响力都不足够,因此范增才会劝项梁立楚怀王之子为王。
项羽成为诸侯霸主,只是一战之威,项羽兵力不过5万-8万,裹挟40万诸侯联军进军关中,其时项羽再怎么能打,也只是楚国上将军、长安候,号“鲁公”,其政治地位比起刘邦的“汉中王”都还要低,其他六国君主都是几百年王侯世家,不会把项羽放在眼里。
项羽东归后,迁徙楚怀王往郴州,并令九江王英布遣将杀之,遂并有楚国旧地,兼众30多万,称“西楚霸王”,此时项羽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秦末诸侯霸主。
此时的六国旧主都已复辟,他们承认项羽是天下霸主的前提是项羽先承认他们政治地位的合法性。项羽在分封的过程中,有意厚此薄彼,不排除项羽有日后削平诸侯国的打算,立都彭城本就为方便出兵平叛——项羽也是对自己的军事能力太过于自信了。
项羽所在的位置进行的分封,换做谁来做,都不会讨好——天下就那么大,有功之臣那么多,人人都想争;六国旧贵族势力庞大,也要进行承认。这样,分来分去,必然满足一些人,得罪一些人。项羽是做了诸侯国反叛的准备,这从分封后齐国立刻反叛,项羽即刻带兵平叛的迅疾上就可以看出来。
项羽只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韩信能够帮助刘邦还定三秦,而且立在秦地的三个王,在2年前还叱咤风云,如今却不堪一击,不能帮助他守住关中,让刘邦获得了稳固的根据地,从此难以被彻底击败。刘邦顺利还定三秦之地,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最不济也能拒关守河,中分天下。
项羽在齐地平叛,刘邦从关中杀将出来,不几月时间,对项羽分封不满的诸侯,都站队到了刘邦那里。刘邦意气风发,带着56万联军,击败了项羽留守彭城的部队,占领了彭城,并在彭城以北、以东构筑了防御阵地,派遣韩信和太子刘盈回到汉中围困还在废丘做困兽斗的章邯。
项羽闻听后方生变,前线被齐军咬住,无法抽身,愤而屠城,哀鸿遍野。项羽带3万精骑绕道彭城西,从后方击败刘邦。联军死者甚众,泗水为之不流,刘邦仅以身免,在荥阳遇到取胜章邯来援的韩信,稳住了阵脚,并在一场骑兵战中击败了项羽骑兵的乘胜追击。自此,楚汉相争各输一场,进入了为期4年的拉锯战,直到垓下之战。
可见,项羽的最终失败,在于战国末期的政治势力在秦末并没有被彻底洗牌,旧贵族依然具有庞大的势力,项羽行王霸之实,为诸侯所嫉,联军而攻之。
刘邦起兵时已经48岁,打了3年战争,已经50有余,人称有“长者之风”,意思就是刘邦比较厚道,所以诸侯王认为刘邦比起项羽明火执仗的压迫,要更有安全感。刘邦团队中的韩信更为给力,北上灭赵、收代、伐燕、下齐,整个北疆,项羽的同盟都被韩信击败,南方的九江王和临江王,也被汉王的使者分析利弊后,选择了尊刘邦而叛项羽。加上一直在梁地之间打项羽游击的彭越(彭越此人,项羽恨不得生啖其肉,羽之军粮多为彭越所夺),项羽此时已是孤家寡人。各个诸侯王势力,都是在反叛项羽的战争中建立的,因此项羽不灭,他们的政治势力就不具备合法性。所以,项羽与他们之间,必有终极对决。在公元前202年,这场终究要来的对决到来了。
垓下之战后,刘邦打下来的地方很大,包括了中原、关中、巴蜀和西楚所在的江淮等地,在实力上凌驾于各个诸侯王之首。因此各个诸侯王共尊刘邦为帝,因此此时这些诸侯国即使全部联合在一起,也未必是刘邦的对手。这与项羽称霸王时的政治语境完全不一样——刘邦是各个诸侯王一起上表共尊为帝的。
刘邦既为帝,以他的人生阅历,异姓不足信的人际观,使得他开始了攻灭各个异姓诸侯国的战争。此时刘邦以全国敌一隅,屡战屡胜。其实,刘邦的统帅之才本就不弱,只是项羽太过耀眼。
刘邦既灭异姓诸侯国,然而各地依然有不臣势力,尤其是游侠盛行,不服官府。刘邦为镇地方,也不得不分封同姓诸侯国,以镇地方,同时对朝中的功臣集团进行制衡。这才形成了汉初的分封制。
刘邦终成帝王,开汉朝400年,项羽却一代而终,时也,势也,命也。不管实力有多强,能力有多大,在天下大势面前,也只能待机而动。刘邦恰逢其会,项羽适逢其弊。所以,“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项羽之败亡,其原因是“时不利兮”也,非项羽无能之故,也非战之罪。
价值观与结局
刘邦、项羽二人天壤之别的结局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人无耻则无敌。
刘邦不在乎脸面。为了逃命他可以把儿子两次踹下车去;他在鸿门宴上可以忍气吞声,悄悄逃走。
他活着就不是为了脸面而是为了江山。
西方有个谚语:“寻找的就找到”,他终于找到了他的江山,所有的耻辱顷刻变成荣耀!
你也可以把他的一切看作忍辱负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是的,有他,才有煌煌四百零七年汉朝,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项羽出身名门望族,世代楚将,有着自己的军事思想,神勇千古无敌,比那出身市井的刘邦不知高贵多少。
但正因为出身如此的高贵,他才在鸿门宴上妇人之仁,放走了掘墓人。
正因为出身如此高贵,他才在乎脸面,拿生命去换。
可是,事情并非那么简简单单地非黑即白。
项羽、刘邦其实都是文艺青年,都写诗。
他们价值观不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2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