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舌头知?平时牢记“2多、2少”,湿气从此不再扰!
俗话说:“湿气不除百病生”,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湿气蕴结在体内,慢慢侵蚀身体的各个部位,湿气过重对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夏天,如今处于三伏天的季节,人就像像蒸桑拿一样,雨气蒸腾,水雾弥漫,湿气也顺势“肆虐而行”。其实自己身上湿气重,我们的舌头是能很快感知到的,堪称我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湿气重的人舌头会有哪些表现呢?】
1、舌大
舌头会慢慢变宽,而且舌头很容易撞到牙齿,长期容易产生裙边,就像平时一个东西在水中泡久了之后,体积通常会因为水变得大了起来。舌头也是如此,当舌头变大舌边齿痕重的话,说明舌头里面水分多,这也就从侧面表明了这个人体内有很多湿邪湿气没有排出来。
2、舌胖
舌头变厚,会慢慢增厚,严重的舌头四周红圈的地方会凸起,中间的地方会凹进去。
3、舌嫩
就是舌头细嫩,光滑,舌头的表面像水欲滴;湿气说到底就是身体里多出来没用的但是又排不出去的水分,排不出去自然会在人的身体上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舌面像水流出来一样湿湿的,滑滑的的,那就说明体内湿气蛮重的了,身体也在发出“信号”急切地需要把体内的湿气去除出来。
4、舌苔白腻
正常人的舌头应该光红舌薄白腻,舌头的感觉很舒服很健康,但是如果上方的舌头上方是白色的腻,这意味体内水分不少;如果舌头上有一层白色的、油腻的、黄色的舌苔腻,那就说明湿气和热气还混在一起;如果白色中有黑色,或者白色很亮,就可以判断是湿气和寒气混合了。在这个时候祛湿势在必行。
5、舌苔厚重
第四点说到舌苔白腻是湿邪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舌苔上面看不到舌苔本来的颜色(舌头本来的颜色称为“舌质”),而是舌质被厚重的舌苔掩盖,这种情况比舌苔白腻还要严重一点,说明体内湿气很盛,是湿邪长久导致的表现。
一般人湿气重无外乎这三个原因:
升降功能失调
脾胃脾胃,脾是主升,胃是主降,当我们的脾胃功能也就是升降功能失调以后,就可能会有肥胖病,大便失调以及和脾胃升降有关的病痛。
运化水失调
脾主湿,我们体内湿气的排出主要靠脾的运作,如果脾的功能没有协调好,水和湿气排不出去,湿热的毛病就会出现,例如湿疹疱疹。
统血功能失调
脾统血,机能失调的时候,很可能产生流口水,舌头水嫩、光滑等情况。
湿气重,舌头知?平时牢记“2多、2少”,湿气从此一去不复返
2多:
多喝祛湿茶
体内湿气重的话,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喝一点健脾祛湿功效的养生茶——赤豆无湿茶;取炒熟的薏苡仁、芡实、赤小豆、栀子、红豆、苦荞、甘草、大麦和橘皮进行科学炒制配方,用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喝2杯,能调节内湿,运湿健脾
薏苡仁可以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芡实可健脾,能除湿,赤小豆可以养心护脾,栀子可以泻火除烦,9种食材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发挥1+1>2的效果,共同将体内的湿气送走。
多运动祛湿
出汗是一个很好的祛湿方式,多运动,跑步,体操,跳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出汗方式,排出湿气,减轻体重;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排出身体的毒素和垃圾,体内的水分也会排出体外;而且运动是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的行为,湿气,垃圾和毒素走了,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自然会更好。
2少:
少喝酒
体内湿气重的话,酒还是要少喝,酒能助邪,多喝酒容易增加体内的湿气,给脾胃带来负担,影响湿气的排出,及时戒酒的话,可能湿气会悄悄远离你
少熬夜
当代的人没有多少人是不熬夜的,其实长期熬夜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脾脏实在我们熟睡的过程中进行代谢和排毒的,如果长期熬夜,脾胃运转不过来,加周末好负担,湿气自然排不出去。
湿气一走百病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可以利用现在的三伏天去去湿,排排湿气,给身体一个神清气爽。
其实相对来说湿气重的情况应该老年人居多才对
但是最近我发现,接待的患者湿气重的年轻人也很多了,因为我发现很多老年人天天遛狗啊,打扑克牌,打太极,跳广场舞之类的,做运动,而年轻人没事时候,休假时候选择宅在家里的特别多,因此出现了这种现象,这是我的猜测。
祛湿方法
1.健脾就能祛湿: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较安全,一般连续服用1周左右就可以,也可以看自己情况调整服用时间及联合用药,比如说女士湿气重而且白带多,有异味的话联合一个洗液(比如复方苦参洗液,柏栀祛湿洗液等),比如男士湿气重脸上爱出油的话联合维生素B族及维胺酯乳膏等。
2.饮食忌口:寒凉、辛辣的食物肯定要忌口,像雪糕、冰镇饮料及啤酒。
3.多运动,推荐晚上下班后6~8点钟时间段夜跑,出点汗,然后多喝水(温白开水)。
4.晚上睡觉前及白天起床后做几件事!晚上睡觉前及晨起时人体阴阳交替时刻,适合调理身体气机,第一,去拍打两边大腿及小腿外侧3~5分钟就行,力量适中。第二,顺时针揉自己小肚子位置,揉的圈可以大点,第三两个拳头背过去轻轻敲打脊椎骨两侧的位置,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上下自己能够得着的全部拍打就行,很简单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3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