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服饰别具一格,有很多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清朝宫廷女眷脖子上的那个白布条,以往的朝代似乎都不曾见过。在网络小说还有不少清宫剧里,这个白布条也有个自己的名字,叫做“龙华”,很霸气是不是?很可惜这是现代人的杜撰,要是搁在清朝压根儿没人知道“龙华”是个什么玩意儿。其实这就是清朝版本的领巾,是用在服饰上的配饰。
那么清朝宫中女性脖子上干啥要佩戴领巾呢?其实答案很简单:
- 第一,为了抵御风吹与寒冷;
- 第二,为了装饰,说白了就是为了好看;
- 第三,区分身份,当然也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制。
满洲是起源于关外的渔猎族群,擅长骑马射猎,而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使得满洲传统的服饰都是没有衣领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服装,都是没有竖起来的衣领的。在实际的生活日常之中,如果有竖起来的衣领,抬头低头转头的时候确实有些碍事,所以久而久之,干脆就被去掉了。
没了衣领好做事,话虽如此,可不做事的时候就比较头疼了,最头疼的地方就是冷。没有衣领,脖子那一块就很容易进风,这么一来就很容易着凉。但是满洲的衣服向来就没有领子,如果改要怎么改呢?想来想去,满洲人弄出了个假领子,俗称“牛舌头”,其初衷就是为了抵御风吹。
满洲入关之后,虽说毁灭很多却也接受了很多汉文化,他们发现衣服有个衣领,的确是要好看些,而且满洲传统的旗装,整体上呈长方形,在衣领处直接露出脖子,总有些轻佻之感觉。于是,假领子也就起到了美化的作用,也能让服饰整体上看上去更端庄些。
古代有句话叫做“先敬衣冠后敬人”,虽不能说这是正确的,可当时终究风气如此也是无奈。而在古代,服饰上的各种区分,也就成为了区分身份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汉文化之中,衣冠制度等级森严,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饰物,绝对不能出错。满洲文化最终多多少少也继承了这种规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自然也包括领巾。
当然,领巾对于身份地位的区分印证,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像网上说得那样,什么不同等级都有相对应的花纹图案,上面有各种不同的标志,皇帝依靠标志的不同来区分找人。拜托,皇帝要是连人都记不清楚了,还有空去记清谁带的领巾是什么图案么?就好像我不认识班上同学,但我知道他们每个人的长相不同,实在无稽。
一般来说,清朝宫廷之中还有很多贵族女眷,身份越是贵重者,佩戴的领巾上,缀饰的各种珠翠、刺绣等也就越是复杂,相反,身份卑微者,领巾的样式就显得相对简单也更加素净,但是具体什么身份佩戴什么样式的领巾,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明确的限制规格,而且,清朝的领巾也不全都是白色为底,也有很多其他颜色的。
在看清朝宫廷剧的时候,笔者不仅会很喜欢其复杂曲折的剧情,同时对电视剧中所展现的礼仪、服饰和装扮也很有兴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宫廷剧中的后宫嫔妃都会在脖子上戴一个“白布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1、作为装饰
无论等级,后宫的妃嫔们都是皇帝的女人,那么她们的穿着和打扮自然会比较奢华。而且根据满族的习俗,她们喜欢在衣服上点缀许多繁杂美丽的刺绣,当衣服比较华贵的时候在脖子上带一个白色的布条,华丽和素雅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衣服比较素雅的时候,则能和“白布条”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无论怎样穿都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装饰。
2、可以作为区分后宫妃嫔位份等级的标志
我们都知道皇帝后宫的女人有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位份,除了能在称呼上对她们进行区别外,这个布条同样也有这样的作用。如果位份比较高的妃嫔,比如说贵妃、妃等,可以在布条上点缀华丽漂亮的刺绣,如果位份比较低则可以使用素净的布条或者是点缀简单的刺绣。如此一来,当有人见到她们时就可以从“白布条”来判断她们位分的高低。
3、起到保暖的作用
我们在电视中可以看到清朝女性的旗袍是没有领子的,温度低的时候可能会让人感到寒冷,此时在脖子上挂个“白布条”就起到了如今围巾的作用。虽然比较单薄,但在春秋之际还是可以起到保暖作用的。
此外“白布条”还有一个的作用。众所周知,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在他们入关之后不仅接受了汉文化,同时在思想和行为上也逐渐向其靠拢。根据古代文化,女性是不能裸露出脖子等部位的,而旗袍则没有领子,所以此时“白布条”也起到一个遮挡的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3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