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天都会有剧本被拒,这也让很多编剧感到创作的艰辛,但是仔细深究,不难发现那些被抛弃的剧本都有着相似的毛病和问题。可以大致归为以下七点。
1、场景空洞,缺乏矛盾和冲突
大约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剧本能够做到矛盾迭起,冲突不断,这也是衡量剧本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有句话说得好,戏剧就是冲突,和尚和尼姑的戏没什么看点,花和尚和浪尼姑才有说不完的故事。大部分人写出来的剧本都太过平实,没有相应的戏剧矛盾和冲突,因而场景空洞,读起来十分乏味。这种剧本一般专业的剧本品鉴人士不到几分钟便会扔到一边,毕竟谁会没事闲着和白开水较劲。
2、靠公式写剧本,式微
靠公式写剧本,如今已经成为剧本创作中最大的误区之一。别笑,即使是好莱坞也已经在这个泥潭里无法自拔,看看最近几年铺天盖地,情节弱智的“大爆炸”超级英雄电影就知道了,这类电影只需要一个平庸的剧本加上华丽的视觉特效,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即使是号称“最好剧本”的《美国队长2》也依然难逃公式化的命运,比如最后的大反派必然是主角的熟人。不得不说,任何形式的文艺创作都有章法可循,但如果按图索骥,没有创新,交给电脑就可以了,还要人来写剧本干嘛?
3、主角光伟正,配角脸谱化
时代在进步,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主角一定要国字脸,大眼睛的“革命电影时代”,反派和配角也不需要观众一看就能辨别。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剧本塑造角色的宗旨。创作性格多样,挖掘深刻人性的角色才是当代剧本写作的潮流,为什么诺兰的《蝙蝠侠前传》系列电影能够开启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里程碑和新模式?原因无它,诺兰的蝙蝠侠第一次告诉观众,超级英雄也是有心理疾病的,而且在反派小丑的刻画上,似乎还要比主角更胜一筹。最可惜的是,小丑的饰演者希斯·莱杰因为入戏太深而自杀,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4、为了叙事结构而叙事
自从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以后,很多编剧盲目跟风,玩上了所谓的多线叙事结构,玩到最后治丝益棼,作茧自缚。似乎只要在叙事结构上与众不同,便算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剧本,不得不说这也是如今剧本创作的大误区之一。其实,剧本和电影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讲好一个故事或者表现好一类人,叙事结构什么的都是一种手段而已,为了叙事结构而叙事,本末倒置而已。这里提一提新晋奥斯卡最佳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鸟人》可以说一反他多线叙事的风格,对于冈萨雷斯来说,放弃多线叙事,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新的境界。之前的《爱情是狗娘》、《巴别塔》都是典型的多线叙事结构电影,不过终究没有到大师级别。
5、故事面不够,扩写来凑
编剧的工作其实就是扩写,扩写也无可厚非。有一种厚颜无耻的方法就是把一个20页的电影剧本仍是扩写成一个100页的流水账废话。为了凑字数而凑字数,这样的剧本你好意思拿出来卖,别人也不好意思买。
6、脱离现实,毫无逻辑
《天机·富春山居图》居然也能拍成一部电影?好吧,它的导演是孙建军,编剧是孙建军,所以它才能拍成一部电影。所以,如果你爸不是李刚,写出这种脑洞大开的神奇剧本除了自家花钱,想不出来还有什么理由这类剧本可以拍成电影长片。所以,炫耀土豪身份的装逼利器又多了一项,写出一个《天机·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剧本,然后把它拍成电影,推向全国的院线。
7、没有反转不成剧本
如果一部电影你绞尽脑汁都猜不到结局,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电影已经取得了成功,因为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本打动人的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反转,不过高明的反转并不容易。电影剧本和魔术有一点像,都是为了欺骗观众,观众看电影有些时候就跟看魔术一样,花钱买上当。张易谋导演的最新作品《归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反转的电影代表,观众在进入电影院之前看到这个标题都会在脑海里想怎么归来,到了影片的最后才发现,有些创伤一旦发生,人永远不可能从里面走出来。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上,甚至更为高明的反转,典型的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phone/2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