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辈人讲过,五百年前是一家大概意思,说的是明朝”洪武赶散”大批移民讨荒,流浪,妻離子散,分布全国各地。流离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可家谱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代两代能记住,而到多少氏就没法记住了,儿孙的辈数重新排序,所以和当时的家谱就两个样了,戴无二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五百年前本是一个宗族人,这不过”洪武赶散”时走散了,分了氏了。
就拿我们戴姓来说,就分了几个门头。但听老辈人所讲,却有此事,说辈分乱了,但你是那一氏的根本不乱。分东南西北四门,从老家谱中有记载。
题主所说,为什么不是二百或三百,这是历史记载,不是那个信口开河,想怎样就怎么。五百年前是一家,是血浓于水姓氏传承,是尊敬和亲近的表现,体现了家族理念的关怀。网图。
农村老话常说的“五百年前是一家”指远祖是同一个 宗族,常用在同姓之间为了拉近关系的场合。人们一般认为这句话源于距今600年前的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进行的大规模移民,即”洪洞大槐树移民”。但我对这句话的出处及为什么说五百年不是三百年或两百年有不同观点:
一、“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出处
在元代郑延玉的杂剧《布袋和尚忍字记》楔子中有“(正末背云)刘均佐,你寻思波!我问他那里人氏,他道是洛阳人氏,姓刘名均佑。可不道一般树上无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既是关着我这心呵,兀那刘均佑,我有心待认义你做个兄弟,不知你意下如何?”早在元代就有“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了。元代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而”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发生在明初1373年以后的重大事件,所以“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不是源于”洪洞大槐树移民”。
二、为什么说五百年不是三百年或两百年
布袋和尚是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著名僧人,元代郑延玉的杂剧《布袋和尚忍字记》讲述的故事背景是唐代末期至五代后梁时期,后梁从907年开始至923年结束,往前推五百年正是刘宋时期。在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420年至479年),刘裕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布袋和尚忍字记》中的人物刘均佐和刘均佑对话时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就是指在五百年前的刘宋时期我们是同一个宗族,由于当时的皇帝是一代枭雄刘裕,这么说暗含“刘”姓家族显赫有抬高自己之意。但不能说三百年或二百年,因为在三百年或二百年前正是唐代即李唐时期,唐代皇帝姓李,姓氏不符合。
以上是我的解释,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不同观点。
农村老话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怎么理解?为什么不是三百年或者两百年呢?
经常出门在外的人,每当遇见同乡,都会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会倍感亲切。如果再细问,发现还是一个姓氏,那就更是喜不自胜,会情不自禁地说声“太有缘分了,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国人有个喜欢,喜欢攀亲带故,会说一些很让人舒服的客套话来取悦别人。确实,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人别人都会喜欢。其实吧我觉得经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人太会做人了。因为寻根问祖,是国人对自己来源的探索,很有人情味在里面的。其实,如果往上再推五千年,我们的祖先门还可能都是兄弟呢。因此,人类来自同一个祖先的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来历,我查询了一下,发现来自一句话“一般树上有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后来就被人们用来对同一个姓氏互攀亲戚用了。至于为什么国人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和历史上的明朝初年的人口大迁徙有关,很多人的先祖都来自洪桐县大槐树。算来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为这句话意义深刻,博大精深,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就被当做一句口头俗语了。
至于为什么不说是三百年或者两百年,还是因为从明朝初年算起的说辞,没有具体的意义。比如我姓张,在很远的异乡遇见一位朋友,会问他你贵姓啊?他说我也姓张,我就会说啊原来是一家子啊,我们可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就这么的顺溜,张嘴就来。可见这句老话“五百年前是一家”多么的深入骨髓。
其实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是不绝对不科学的。有的人姓张,不一定会和我是同一个先祖,也可能是我先祖的兄弟,也可能是别人的先祖改姓氏为张也说不定。因此不必太认真,当做一句客套话听听就好。不过,同一个姓氏的人之间,确实会有一层微妙的关系。要是族谱上面的辈分能够排得上,那就差不多真的“五百年前是一家”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