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同这种说法,但我更愿意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和析赏这句千古名言。
一、俘虏变军事参谋,李左车的谦虚回答成为千古名言。
1、千古名言,哲理深厚。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它出自《晏子春秋》,后被《史记 ·淮阴侯列传》前用。智:聪明,智慧。虑:思考,谋划。它说得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李左车的这句回答韩信的谦语,千古名言,哲理深厚。
2、两次献计,“一谦”生晖。
这句名言来自韩信的手下俘虏李左车。李左车原来是赵国的一个军事参谋。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向东进攻赵国。赵王听说后,与成安军陈余把军队聚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
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赵王没有采纳。韩信探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因势利导,打赢了这场胜仗,并俘虏了李左车。
韩信俘虏李左车后,把李左车视为军事参谋。李左车又献一计,韩信又赢得了胜仗。此千古名言乃李左车事后对韩信所说。
二、这句名言体现了古代人的辨证思维和现代人的哲学思想。
1、古代战争中充满哲理智慧。
我国古代军事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言兵而不限于兵,哲理深刻。《孙子兵法》更充满了古人的哲理智慧。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见解;“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思想等等,在古代战争中无疑不充满古代人的哲理智慧。
战国时代的吴起就提出过,“夫安国之道,先戒为宝”。《左传》早就提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著名论断。
从韩信与李左车俩人的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韩信尊重人才,李左车善于计谋,不仅足智多谋,而且还善于从哲理的角度思考问题。
2、用古代“辩证法”发展观点和近现代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解释这句名言。
古代哲理思想虽然与近、现代比较,具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古代“防变惧变”印发展观点,仍然体现了辩证思维。李左车的这句名言中的“智与愚”“得与失”圴贯穿了这种古老的辩证思维。
从现代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李左车这句名言,告诉后人一个道理,看任何事物要一分为二,要辨证思维,智者不可能永远智者,愚者不可能永远愚者。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变化中前进的,它是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体。
三、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定律。
1、注重概率。
智者与愚者“千虑”反映的只是一个概率,从哲理的再度看,似乎在告诉后人,既不要过余自信“智者”前提条件,也不要过余自悲的“愚者”前提条件。
2、注重相反结果的相互转换。
李左车的这句名言中,涉及到了几个关键词,即“智者与愚者”、“千虑”、“得与失”。从这几个关键词的关联度来看,“千虑”即乙思考、谋划,只起到关联的作用,“得与失”才是哲理关系中的结果。智者与愚者面对的哲理内涵不同,但有一个共同关联点,即互为相反的结果。造成这种相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智者与愚者的前提条件不同。
3、注重“千虑”过程。
李左车的名言,还告诉后人这样一个道理;对任何一个事物,不要永远当成不变的物理定律。在这些“千虑”的变化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一种谨慎思维的态度,不能太迷信已经有的既定条件。要注重那个“千虑”过程的反复调研和论证,调研和论证“一得、一失”的渐变、易变、突变、质变的可能性。
四、这个古老的哲理名言,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1、“千虑”不怨少,但要复而清醒。
“千虑”是思考,是谋划,这句名言中,虽然运用了智与愚两个相对立的比较,但不能因此而减少“千虑”,忽视“千虑”。相反,无论智者也好,愚者也好,善于谋略,坚持谋略,乃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程序,重要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千虑”的清醒。
2、“必有”只是势,不是果。
这句名言中运用了两个“必有”的肯定式结论语,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任何事物都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个名言中,由于前面的智者与愚者的前提条件不同,因此而产生的“必有”,只是个“势”,这个“势”在矛盾的前进运动过程中,也许会达到势之目标,也许中途运动轨迹改变,并不能成为结果。现代社会生活中,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个“必有”的复杂性。
3、上善若水,做“易变突变”的自主者。
从韩信与李左车的这个名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韩信是个大智若愚、上善若水的将领,当他意识到李左车的谋略计策后,迅速预测到这次战役可能易变、突变的情况后,再次“千虑”,聚智者之胆识,乘愚者之空虚,大胜了对方。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即删。
2020、7、14
语出《晏子春秋》,后被《史记》引用。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
凡事都是相对的,长短相间,明暗共存,智愚一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有时刚好为短,短,有时刚好为长;无人无所不知,也无人一无所知。不要迷信智者,也不要蔑视愚者。
人生在世,再有智慧也不可能万事均通,因为没有人具有无限的精力,可以去穷尽所有的知识,从而获取无穷的智慧。所以,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必然有其所不解之事理。所谓智者,只是相对来说,并不存在绝对的智者,只不过,“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功”,如此而已。
再聪明的人,思考、谋划的事情多了,就免不了会有失误之处。为人处世,不可自视过高,目中无人,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凡事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见不得异样之举。如若不然,铸成大错,遗笑大方就在所难免。
人生在世,再不聪明也不要自惨形秽,丧失信心,而要永远不失自强不息的精神。要知道,你也有别人所不能及的长处。你不会开飞机,但你会种黄瓜,你不认识高等数学,但你可以分辨稗稻。你有你的长处,何必自卑?你思考筹划的事情多了,总会有一两件是十分正确且他人无法比拟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地位再卑微,知识再贫乏,都不可自己看不起自己,否则就真的没有什么希望了。
假若有幸生活在强势群体里,一定不要忘记谦虚谨慎,一定不要忘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假若不幸地生活在弱势群体里,一定不要自我蔑视,丧失上进的信心与勇气,而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主义真,铁棒磨成乡花针”,坚持就是胜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