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题主说的三大运营商宣布eSIM卡将代替传统SIM卡,这很明显就有问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eSIM卡也是不可能短时间内替代传统SIM卡的。
三大运营商怎么可能去宣布eSIM卡代替传统SIM卡
第一:eSIM卡现在除了联通的eSIM可携带设备独立号码业务全国开通外,其他的三家运营商包括联通的eSIM卡一号双终端业务都在试点实验,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宣布代替SIM卡;
第二:现在的eSIM都是准备应用在lOT(物联网)设备上,暂时是不会考虑代替手机上的传统SIM卡,因为每次遇到像eSIM卡应用在手机上或携号转网的实施,三家运营商表现行为都是拖,不情愿将用户和运营商唯一的连接关系纽带—SIM卡断去或关系变淡。所以暂时的eSIM的应用场景都是lOT设备、车联网、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等。
当然运营商是不会宣布eSIM卡代替传统SIM卡的,但是eSIM卡代替传统SIM卡是SIM卡的发展趋势,仅仅靠运营商是挡不住的。SIM卡经历了1996年提出的标准-SIM卡,2003年推出的Micro-SIM,到2012年推出的Nano-SIM,是至今最小的手机卡,2015年提出的eSIM卡,或许就是SIM卡的最终发展结果了。
而为什么eSIM卡能代替前几代的SIM卡?
简单来说,eSIM就是电子化的SIM卡,是一个数据文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到移动终端。首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eSIM不需要卡槽,而传统的SIM卡是需要卡槽的,卡槽会制约外形设计和电池容量。eSIM可以减少终端占用空间。
然后,因为没了卡槽,而eSIM集成在手机内部,所以可以提高手机的防水等级。
eSIM还可以让手机适应恶劣环境和终端独立上网。
说eSIM代替SIM卡还为时过早
目前,国内运营商的eSIM业务主要是分为两类:
1、独立号码业务(为eSIM终端开通一个独立的号码对外通信):这个业务只有联通在做,并且在3月29日,联通宣布将eSIM(可穿戴独立号码)业务拓展至全国,注意这个业务只适用可穿戴的支持eSIM的设备办理。
2、一号双终端业务(使手机终端和附属终端设备公用一个号码):这个业务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还在试点。
但是我们可以展望一下eSIM的未来
现在eSIM技术已被运用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而下一步将在车联网和工业物联网等电子产品中应用,之后的应用场景将会扩大至运动、家庭、医疗、娱乐、教育中。可见eSIM的未来还是可期的。SIM卡最终还是会朝着eSIM的方向发展的。
我们可以期待着未来eSIM真正代替传统SIM卡的时候,到那时,将会实现真正的eSIM生态体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利。
客观的看待,应该从几方面分析,首先是应用场景,对于物联网,比如GPS定位,共享单车智能锁这些产品,esim的植入确实提高了效率,降低成本。但是个人手机卡从实体SIM改成esim,这就值得商量了。目前已经广泛普及的4G卡,从技术上已经杜绝了破解,安全性上不存在升级的必要。而esim无论如何描述,其本质就是把卡槽取消,sim卡焊死在主板上,软件上开放远程写卡权限,实际上写入操作还是运营商通过网络下发,远程控制的,这不就是把机械钥匙改成摩拜锁了吗?手机用户换卡,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换手机,实体卡从原来的手机里拔出来,插进新手机,马上就能用了。esim呢?注销旧的,新手机启动注册程序,输入账号,密码,验证信息,等待下发鉴权,有这时间实体卡都打完电话了。是为了方便使用吗?何况还有那些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你让他们自己操作?运营商当然会有应对措施,这部分人可以去营业厅由工作人员协助处理,那样和实体卡有区别吗?再说所谓的一卡多号,这个功能在手机不在卡,esim最多是省略多个卡槽,可以让用户加入更多号码,我不怀疑一个esim芯片可以容纳512个以上的号码,我怀疑的是有多少人拥有第三个手机号。按照目前的宣传,esim是否支持双待机取决于手机,市场上最多也就是双卡双待。所以我个人不看好esim,从本质上来讲,sim卡内置和手机电池内置,取消扩展卡槽一样,属于硬件垄断。运营商真正的目的极有可能是通过设置兼容性排除其他运营商,避免客户携号转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2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