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秦始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其他诸侯国,从而建立了强盛一时的大秦王朝。此后,为了能让秦朝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劳民伤财,进行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举措。然而,在秦始皇刚驾崩没多久,陈胜吴广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由于天下苦秦久矣,起义的烽火很快席卷各地,项羽跟着叔叔项梁也举兵反秦,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也没闲着,带人拿下了沛县。
秦朝灭亡后,天下并没有稳定,项羽和刘邦成了对手,一山难容二虎,两人只能有一个成为天下自主,从而就爆发了持续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在垓下展开了激战,这也是决定双方命运的一场战斗,胜出者可得天下,失败者将一无所有。刘邦调集了几十万大军,并拥有韩信、英布及彭越等名将的辅佐,而项羽只有十万楚军。最终,项羽寡不敌众,不能再续巨鹿之战的辉煌,在乌江边挥剑自刎,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其实,纵然当时项羽失败了,但他带兵逃到了乌江边上,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选择渡江而过,这样就有机会活着。然而,项羽却没有这样做,亲手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为何项羽非要自杀呢?真的是想常人所说的那样,他是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才做出如此的抉择吗?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
自从项羽随叔父起兵反抗暴秦,南征北战驰聘沙场,几乎是战无不胜,尤其是在巨鹿之战中,他带着几万人就打败了40万秦兵,此等战绩至今令人膜拜。而刘邦则相对较弱,项羽几乎没把他放在眼中,认为他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垓下之战,项羽冲破汉军重重包围,率二十八騎来到乌江岸边。据《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此时乌江亭长划着一艘小船来了,对项羽说:“江东之地虽然小,但怎么说也有数十万人,足够称王了,您现在马上渡河吧,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来了没船渡不了河。”项羽笑着说:“天要灭我,我渡了又有何用!当年八千江东子弟和我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人回去,就算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还有什么面目见他们?”有对着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这匹乌骓马已经陪伴我五年了,一日行千里,不忍心杀之,就送给您吧。”后面追兵到了,项羽下马就冲了过去。
《史记·项羽本纪》曰:“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突然项羽看到老朋友了,汉军的一个骑兵司马。这个人叫吕马童,项羽对他说:“你不是我老朋友吗?”项羽接着又说:“我听说刘邦用千金和万户侯爵位来买我的头,今天我就送给老朋友吧。”说完便自刎了。汉军看见一窝蜂上去就抢,把项羽的尸体撕成五半了。这就是项羽宝马赠亭长,头颅谢故人!那么项羽他想不想过乌江呢?我觉得应该这种求生欲望还是有的,比如东城之战以及后来项羽到乌江时也想过渡河。但是乌江亭长说的一番话,让他感到耻辱。而且项羽还有一种非科学的天命论,认为自己是败给了天,而非败给了刘邦。“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哉,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这种天命论也是项羽自刎原因之一。所以,在兵败垓下之时,项羽内心是接受不了的,宁愿死也不愿相信被打败的事实,这是楚霸王固有的性格。所以后来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
另外,爱妾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含泪自杀了,这对项羽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据《史记》记载,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非常吃惊,便起身饮酒,此时“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据汉初陆贾的《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当时怆然拔剑起舞,并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挥剑自刎。自古英雄爱美人,项羽对虞姬的感情很深,当他看到滚滚流淌的乌江水时,想起了与虞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不愿独活在这个世上。是非成败转头空,失败了可以卷土重来,但心爱的虞姬已经不再,即使得到天下又能如何。
最后,项羽清醒的意识到,即使自己成功渡过乌江,返回到家乡,以江东现有的人口和地盘,绝不是刘邦的对手。按照刘邦的性格,肯定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必将立马对江东发起进攻,对于江东父老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这是项羽不愿看到的结局。所以,他选择了骄傲的死去,而不是苟且偷生。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源于此。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疏远范增,虽自立为王却失尽天下人心。项羽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在军事上的才华。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岁自刎乌江。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史学大师王立群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我想这就是项羽的悲哀!项羽虽然自刎乌江,但在后人心中虽败犹荣,成为世人心中永远的战神。晚唐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也发出了惋惜的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西楚霸王。曾经的王者,引八百江东子弟揭竿而起,问鼎中原。可惜啊,那个时代容不得这样的英雄,不得不说项羽狂妄自大,听不得人言,而且是非常的残暴,这也是他最后败于刘邦的人性弱点。刘邦虽是地痞出身,但正适应那个时代,能抗事,能容人。而且最能让项羽自愧不如的是会用人。项羽开始虽强,但也抵挡不住这样一个枭雄的出现,最终四面楚歌,项羽乌江自刎。 但是项羽最后完全可以不自刎啊,他还有机会去江东卷土重来。
他问什么不卷土重来呢?我认为有一下三点:
一:他自引江东八百子弟,破秦建楚,而今只留自己一人,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项羽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这一点是无疑的。
二:乌江亭长引独船在江边等他,只有这一只船,项羽走了,刘邦肯定追赶不上。但是此时刘邦已是兵强马壮,项羽自己也知道就算归去江东也不一定能打过刘邦,还可能会引祸到江东。
三:霸王也自知这个时代也不是属于他的。容不得他这样真性情的英雄立于王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3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