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与北岛

北岛和海子作为朦胧诗派新老诗人的代表,所呈现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所呈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出来的完全不同。他们以一种与命运和现实对立的叛逆姿态,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新时期诗歌注入了不同以往的新鲜活力,同时也为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然而,由于作家个人的生存经历以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海子和北岛所创作的诗歌,在朦胧诗派诗人创作特征的共性之中又不乏自我意识的个性。具体而言,海子与北岛在面临不安的现实世界所产生的生命意识与观念具有巨大的不同。

1、 朦胧诗

朦胧诗派的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也曾因为其创作的独特性在当时文坛引起争论。

一批年轻的诗人由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创作共性,是各自独特的个性所致,更是时代的浪潮带给人们的财富。朦胧诗的浪潮,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解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由于这批年轻诗人大都经历过十年浩劫,有着激情和理想从狂热到幻灭的过程,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年少时天真和单纯的信仰被欺骗之后,不免有些失落和迷惘。振聋发聩的”我不相信”似乎成为了时代中掷地有声的最强音,北岛顾城等人在这种复杂情绪的影响之下,又自然地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达成了某种共通。一种隐晦而朦胧的独特感受,让他们作为朦胧诗派诗人,实至名归。海子与北岛图1

2、 绝望中的反抗

在北岛看来,生与死的两个空间是对立而存在的,身处一个失控的年代,面对黑白与是非导致的社会,非死即生。是否该坚持寻找着生命中的光亮,是否该坚持抵抗外界所带来的黑暗,如此的思考大概是生活在特殊时期下的人们共同所面临的精神上的困惑。面对生存困境的人们各有各的生,亦各有各的消亡,而北岛,则选择以顽强地生存来抗争绝望带来的消亡。

八月的梦游者

海底的石钟敲响 敲响,掀起了波浪 敲响的是八月 八月的正午没有太阳 涨满乳汁的三角帆 高耸在漂浮的尸体上 高耸的是八月 八月的苹果滚下山冈 熄灭已久的灯塔 被水手们的目光照亮 照亮的是八月 八月的集市又临霜降 海底的石钟敲响 敲响,掀起了波浪 八月的梦游者 看见过夜里的太阳

如果说北岛在《解答》中以其冷静的怀疑与批判意识对这个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质疑,那么在之后创作的这首《八月的梦游者》中,则让身处绝境的人们切身地感受到了在绝望中顽强反抗所带来的光亮。没有太阳的正午、横尸遍野的街道、滚下山岗的苹果、被熄灭的灯塔,种种的绝望也并非置人于死地的绝对空间,在看似令人绝望的空间中,久久熄灭的灯塔能够被照亮,沉入海底的石钟仍能振聋发聩,深夜的梦游者,能够见证黑夜中的阳光。作者似乎寄希望于置身于绝望境地的人们,在绝望的空间之中绝处逢生。于是,反抗绝望而带来的”生”,似乎是北岛向黑暗的绝望空间中所投射到光芒。海子与北岛图2

3、 死亡中的永生

在海子的生命意识中,死是生的另一个维度。死亡是美好而幸福的,死亡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相反,死亡是生命的永生。海子并非站在这个世界的对立面处处发觉世间的绝望,他能以太阳的光芒来映射自己光辉的一生,”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我站起来”,太阳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撑,使其生命光芒万丈。同时,海子也将生命的痛苦于土地中深深埋葬,土地是他向往已久的死后最安稳的归处。于海子而言,向死而生是对生命最合理的解释。

黎 明 海子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 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 二月的雨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开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 站在山岗上 荒凉大地承受着荒凉天空的雷霆 圣书上卷是我的翅膀, 无比明亮 有时象一个阴沉沉的今天 圣书下卷肮脏而欢乐 当然也是我受伤的翅膀 荒凉大地承受着更加荒凉的天空 我空空荡荡的大地和天空 是上卷和下卷合成一本 的圣书, 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 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

海子沉迷于自己的死亡意识中无法自拔,最终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来探求生命的永生。“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对死亡的沉思同样是对存在的深刻思考。海子创作的时代,正是以疏离意识形态中心为创作的主要基调,而海子这种对于个人生存危机的深刻思考,则是时代主流的创作基调最鲜明的表现。在对生与死的探求之中,海子似乎有意却又无意地将生活的困苦置之度外,丢掉了生活中的生存困境与细枝末节,进而一心去探究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
海子与北岛图3

海子的早逝令人惋惜,但也着实是向死而生,对于死亡的深刻探寻,对于艺术的近乎偏执的牺牲,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生命交相辉映的光芒万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38395.html

(0)
上一篇 2023-08-09 11:01
下一篇 2023-08-09 1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