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刘备首先选择了诸葛亮;第二,诸葛亮环顾四周,也不容易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三国演义》说是为了感激刘备的“三顾之恩”。这种解释出自诸葛亮本人,他于《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的这个解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是他选择刘备的第一原因。你想啊,如果你没有工作,在家里正想着到哪里去找份好工作,然后工作就上门了,一看这条件还不错,去了就重用当军师,那就签了吧!
但是这绝不是唯一原因。诸葛亮选择刘备原因还取决于当时的局势,供诸葛亮选择的有曹操,刘表,孙权,刘章,刘备等。但问题是除了刘备,其他人都不积极。双向选择在这里就显得很重要。诸葛亮在隆中时,常自比管、乐,可见诸葛亮是渴望像管仲、乐毅一样辅佐明主建立不世之功业。这就决定了他也不太可能太低三下四的去求份工作,他必须要得遇明主才行。
先看曹操,因为他账下智囊太多了,像贾诩,荀彧,荀攸,程昱等一大批满腹经纶和韬略的一流谋士,他们才干都不逊于诸葛亮。如此,诸葛亮投靠曹操,可能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儿,难有什么大作为。另外曹操品行太霸气了,自从196年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昌之后,飞扬跋扈,不但朝政一手把持,甚至对不听话的大臣也想杀就杀,想免就免,把汉献帝欺负得够呛。到200年更丰杀了皇帝的父董承,还带兵进宫把董承的女儿董贵妃杀了,汉献帝苦苦求情都没用。在当时的天下人看来,这就是欺君罔上,所谓“托名汉相,其实汉贼”。诸葛亮目睹了秩序破坏下的民生惨剧,他的志向是要恢复这个秩序。曹操这种“颠覆式的重建”,他是无法接受的。
再看孙权那边,对外有周瑜,对内有张昭,并且江东孙氏已历三代,官职权利已被瓜分,诸葛亮去了,发展潜力确实不大。而且,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在孙权手下。孙权是少年英雄,血气方刚,但政权的气场也不够正派,曾多次向曹操方面示好、称臣。诸葛亮最终没去东吴,是东吴的一个遗憾 。
最近的选择是荆州老大刘表,也是他老婆黄月英的姨父。然而,刘表虽然本事不错,到那会儿已经年老多病,进取心不足,只想守住荆州这一亩三分地。曹操往北面征讨袁氏残余势力时,刘备曾劝他趁机偷袭许昌,刘表却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回头又来后悔。更重要的是,刘表自己的家务事都扯不清楚。他的两个儿子,本来老大刘琦得宠,可是老二刘琮娶了蔡家表妹后,得到继母蔡夫人和舅舅蔡瑁的全力支持 ,有后来居上之势。刘表自己举断不明,刘琦、刘琮各有一帮势力,荆州大权又掌握在蔡瑁等豪门手中,这样的人际环境,对年轻的诸葛亮而言,要是到他手下,混口饭吃容易,要实现自己的大志基本是别想了。
至于刘表刘璋马腾之辈,皆非明主,不足为虑。而刘备身边,缺少的正是一位军师,一位战略参谋。诸葛亮到刘备阵营,定能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正可谓「宁为鸡首,不为凤尾」。
曹操给他的评价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广施仁政,深为民心。对人才,刘备更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再加上还有一个“刘皇叔”的招牌,汉室宗亲,是正统,这是一个政治优势啊。按儒家主流价值观,投奔孙曹属投机,投刘属中兴汉室继往开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备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绝不会满足于一个小小的新野县。如此看来,刘备是明主啊!「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虽然辅助刘备势力壮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正因为困难,才更能彰显他诸葛力挽狂澜之大才。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架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尽管当时的刘备已经潦倒半世,但三顾之礼却足以让诸葛亮非常感动。太史公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君主如此,臣夫复何求?足见,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一大原因。
肯定是个人价值了。
以当时诸葛亮的分析,天下形势大致如下:
曹魏一家独大,又有谋士众多,诸葛亮过去真是属于过年打兔子—有它没它都过年。看看他的老对手司马懿就行了,没有诸葛亮几次三番的伐魏,根本就没有司马懿露脸的机会。
东吴偏安江南,当地士族观念很重,周瑜如此雄才大略,尚且需要孙权亲自下压力,才勉强站住根脚,诸葛亮去了估计也是周瑜之下,得不到伸展使不开劲。看看他哥哥诸葛瑾的过程,也就大致如此了。
唯有当时被曹操打的东窜西跑的刘皇叔,对他敬重有加,三顾茅庐。虽说当时刘备狼狈不堪,但是属于潜力股,有名气重大义,又有几员当世之名将,唯一缺的就是大脑和根据地。按当时形势来说,诸葛亮不可能分不清,刘备也不可能一统天下。他的出山绝不是出于对恢复汉室的幻想,因为当时的天下,几乎已快成定局,谁也无力回天了。
但是作为一个高智商的人,一生短暂,又逢乱世,正是搞一番大作为的年代,让他如何不出来,让他如何不尽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