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朱允炆的削藩,不但是有需要,而且也应该是有把握的。他的削藩,在战略上是必要的,只是在战术操作层面上,朱允炆做得很糟糕。他的一句“务使朕有杀叔之名”,给敌人穿上了刀枪不入的保护衣,也把自己和大明朝的千军万马扔进了火炕。如果他没说这句话,而是鼓励将士奋勇杀敌,结局恐怕就不会是后来的样子。朱允炆,也会在史书中被写成有胆有识的有道明君。“远迈汉唐”四个字,也就会变成他一生的写照。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和汉朝的汉景帝、以及本朝的明宣宗比起来,显得非常着急,登基伊始就拿下了五位藩王,还搞得人家家破人亡的,完全没有“仁柔之君”的样子。都说权力是人的催化剂,但是朱允炆的变化,确实是快了一点。这种急吼吼的作风,最后也给人以口实,成为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为何朱允炆会如此着急削藩呢?他的削藩真的是错误的吗。
原因一:朱元璋留下的政治格局并不理想,隐患多多
朱元璋在生前,为了孙子能够踏踏实实的继位,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屡兴大案,将明朝的开国元勋几乎屠戮殆尽,改用自己的儿子们来镇守四方。应该说,这是一个老套的制度,在历史上已经不止一次被证明是非常不稳定的,藩王各自都有一定的正统性,谁都能打着皇室的招牌扯起反旗。朱元璋的这种安排,说好听了是让朱家子孙互相拱卫,为了朱允炆可以文治天下;说不好听了,就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分散风险,多安排几个继承点位,即使天下有变,也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下还是他朱家的。
当然,朱元璋这么安排,有他的深意。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各个地方都有割据武装。朱元璋也是这种武装出身,危机意识已经深入骨髓,所以他信不过大臣,宁可让皇族内乱,也不能便宜了外人。
可朱允炆不一样,他是受着正统儒家教育而成长起来的,历史的典故怕也是看得不少。朱元璋的这种政治格局,对朱家来讲是满堂红,但对他个人来讲,却无异于是被架到了火上烤。如果镇守各地的都是他的兄弟辈,他还可以用嫡系传人的身份压服对方。可偏偏藩王们都是他的叔叔,世俗地位和政治地位一旦平衡,朱允炆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所以从朱允炆当上皇长孙的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在计划着怎么削藩。因为每个藩王对他的威胁,都是实质上的存在。而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朱棣靖难起兵所打的旗号,就是凭着皇叔的身份来“清君侧”,说白了就是教训他。所以,朱允炆比任何人都渴望削藩。
原因二:理想主义四人组的柏拉图理想国和藩王的阻碍
朱允炆既然是标准的儒家学生,自然和最正统的读书人走得近。所以他的身边,就围绕了三位学问家:精通天下兵马驻扎情况及山川地形的兵部尚书齐泰、朱允炆自己的老师及政治参谋黄子澄、号称“天下读书种子”的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这三个人的共同特点是博闻强记,学问震古烁今,但是行事作风却很僵硬,不会变通。他们的共同理想是辅佐明君成为一代贤臣,而朱允炆的理想是统御六合成为一代明君,双方一拍即合,在理想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可以看看朱允炆在当上皇帝之后,到底都干了什么:改革法治,废除明太祖朱元璋时代的严刑峻法;插手藩王家事,为王子读书设置伴读和宾辅,影响他们下一代的思维;改革税制,对天下土地按照统一的标准收税;限制宗教财产,保证国家可以从更多的土地上获利。
可以看出,朱允炆虽然号称仁君,但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一点也不拖泥带水。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毫无疑问也是支持朱允炆的。这四个人心中,确实是有一个理想国的蓝图。
但是,这个蓝图藩王们会买账吗?自然是不会的。朱允炆改革税制,肯定会将藩王们隐藏起来的土地翻出来,影响他们的直接收入;朱允炆改革法律,禁止皇帝、皇族直接插手地方案件的审理,也让藩王们失去了欺负人的根本;最受不得的是,朱允炆插手他们的家庭教育,派来儒生辅导王子功课,说是老师,实际上就是监视藩王的间谍,藩王们当然断断不会答应。
藩王们的反对是必然的,那么,朱允炆要想实施自己的政策,那就必须要削藩,清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以他才那么着急,因为只有削藩之后,他才能放开手脚构筑自己的理想国。
原因三:实力实力,还是实力
朱允炆敢于那么快削藩,自然有自己的底气。明朝规定,藩王不可以直接插手地方的行政事务,不可以插手人事任命。他们可以调动的部队,也仅仅是自己的卫队(宁王职权、燕王朱棣这样守边的藩王不同,手中有国家的部队,但是部队原则上仍然是朝廷的,不是藩王的。)。而朱允炆是皇帝,天下的财力、物力、兵力尽在其手,与藩王们的实力对比是有压倒性优势的。即便在朱棣起兵靖难初期,朱允炆的实力一直是远远强于多方的,如果不是用人不当和自缚手脚,朱棣也应该难逃被剿灭的命运。
原因四:少年天子的意气风发
除了读书人的理想外,朱允炆还有这少年天子的血气方刚。电视剧《康熙大帝》中,少年天子康熙曾经说过:“如果削藩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的话,朕希望他早点儿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朱允炆。年轻人做事,有时确实毛毛躁躁、不太牢靠的缺点。但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好处,做事动力足,肯于真抓实干,办事不会因循懈怠。一旦老了,办事就会瞻前顾后,有时候能办成的事,也会拖拖拉拉,最后不了了之。
前面已经说了,朱允炆有削藩的要求,这件事情是他必须要办的。等到了自己主政的时候,自然要趁着年轻赶紧把事儿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朱允炆的削藩,不但是有需要,而且也应该是有把握的。他的削藩,在战略上是必要的,只是在战术操作层面上,朱允炆做得很糟糕。他的一句“务使朕有杀叔之名”,给敌人穿上了刀枪不入的保护衣,也把自己和大明朝的千军万马扔进了火炕。如果他没说这句话,而是鼓励将士奋勇杀敌,结局恐怕就不会是后来的样子。朱允炆,也会在史书中被写成有胆有识的有道明君。“远迈汉唐”四个字,也就会变成他一生的写照。
昏君。
朱允炆在位四年间,朱元璋还有好几个年龄到点的儿子在南京,一个都没有就藩,南京也没有专门的王府,也没有食碌,这些可全是他的叔叔,结果未就藩的谷王联合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
朱允炆的性格比较急,或者说他领导的朝廷太急了。
湘王连儿子都没有,说人家谋反,结果湘湘王全家自焚而死;
珉王在云南被沐家排挤回南京游荡,一直没有新的封地可去;
周王(朱棣同母兄弟)是个老好先生,喜欢读书,学医,也被抓;
这些全是内地无兵权之亲藩,有兵权的塞王如秦晋代燕辽宁一个个都手握重兵,在燕王起兵后,至少要去安抚秦晋二藩呀(太子朱标同母弟弟)。
好吧,朱棣都打到直隶(江苏)了,都没有扬州和镇江(京口)进行布置,反而水师让人家策反了,锦衣卫干什么吃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