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接引众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道一分为三,即儒、释、道三教,儒家乃是入世之法,圣贤教人修身,存心养性、道家乃是出世之法,仙圣教人炼丹,修心炼性;佛家亦是出世之法,圣佛教人修灵,明心见性。儒释道三教虽然法门不同,实则殊途同归,同源一理,皆以“心”为根本,儒之道、释之道、道之道,皆一道也,三教实乃一家,三家实乃一祖。
儒乃人之需,孔子学说,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伦常之道,其崇尚仁义之行,是天下最高之真理,人人应当遵守,不可须臾离。孔子学说,儒家之道,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日用五伦之道,二是治国安民之道,三是天地化生之道,四是阴阳顺逆之道。此道究天人之际,至大至刚,一以贯之,中而庸之。
孔子学说为何叫儒家呢?
我总有一个感觉,仅从中国汉字上来分析,一说到"儒"字就会联想到:儒雅、儒士、儒学、儒墨、儒家这些词汇。就感觉到是非常有文化,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的学者才能称得上"汝为君子儒"。(这是题外话)
一一儒家,中国学术思想中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通俗地说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首。九流:先秦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孔子将礼作为提升文明的基本点,以"仁"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其意蕴几乎涵盖其所规定的伦理道德的范畴。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
战国时期儒家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时又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后,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流。儒家为适合各个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总是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适合当代的儒家学说来。孔孟之道是孔子思想的延伸,儒家学说统治中国学术思想二千余年,它的经典可以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从中我们应该承认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确实是奠基了中华民族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其中合理的内核、因素传统文化的精华仍为我们所用,孔子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
一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我们们取智慧,传𠄘好的优良传统。
第一:儒字出现在甲骨文中
甲骨文中的儒字,有洗澡,沐浴的含义。这个含义引申为重视礼节,温文尔雅。在商朝的时候,掌握领教占卜祭祀的这一类人被称为儒。
而孔子的学术思想,非常重视礼教,非常重视礼乐文化思想的传承。
所以,孔子的学术思想,以及其后来追随孔子的追随者的学术思想,被后世人统称为儒家。
第二:儒,柔也。谦虚和善。
我们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养生送死。所以最早掌握人死亡祭祀的礼仪人员,被称为儒。
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这种人员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据说孔子年轻的时候,由于家里贫困,也做过类似的工作。
这类工作虽然被人们需要,但是并不被人们高看。其地位往往特别卑微,收入也非常之少。所以这类人,做的是服务业,有点低声下气的感觉,逐渐就养成了柔弱的性格。所以,儒的本意是柔弱。
也就像上文所说,后来随着儒家学术思想的发展。儒柔弱的本义,逐渐不被人提及。更多的是表现出来,温文尔雅,谦虚和善的学者形象。
第三:孔子的学说是入世的
孔子的学说,儒家文化的学问思想,区别于道家文化学问思想和佛家的文化学问思想。
佛家和道家都是出世的,要离开这个世间,去追寻,精神上的安宁,乃至于rou体上的解脱。
孔子的儒家则不同,他是要入世做官的,积极进取的为民为国做一些事情的。
就像“儒”这个字,一个单人旁,一个需要的需。他是要做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所以孔子的学说体系思想,被后世称为儒家。
@李渊回 合十深渊之静水,回流而勇进。我是李渊回,为保卫传统文化而战!持续输出儒释道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关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内容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让有限的内容发挥无限的作用,去帮助更多的人吧!李渊回,合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