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0后,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70年代和80年代读的小学和初中,那时候读书除了课本,几乎还是课本,课外书籍相当匮乏,当时最喜欢看的是连环画,被称为小人书,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如果同学关系不好的,玩不来的,还借不肯呢。由于太过于吸引人,上课时低头盾抽屉里的连环画,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图书没收了,还要赔同学的书,当时郁闷了好几个星期。
有一年春节,我奶奶给了我五角钱,我高兴极了,跑到公社书店用了2角8分钱,买了一本《真假唐僧》,这是我拥有的第一本图书,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故事情节基本上都背下来了。最后这本书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但《西游记》的相关故事,阅读的过程已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了。
我第一次看小说是读五年级的时候,大概是在1981年左右吧,那年暑假,看到我没有书看,母亲帮我向别人借了一本《三侠五义》的书,我当时爱不释手,如饥似渴,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一个暑假是我过得最好意义的暑假,一直如今,有好多的故事情节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热爱读书的好颗初心,一直保持了好多年,阅读渐已成为了习惯,但是那颗初心的热度与年龄的增长似乎不成正比,在生活、工作之余,但我依然愿意阅读,愿意书本为伴,因为书本没有尘世间的喧嚣和世俗,更可以净化、美化自己的灵魂。
与书本为伴,与书本同眠,我喜欢。
人生的第一部小说是96年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看的。
那时我们家刚通电,家里比较穷,电费对家里来说还是挺贵的,也没有电视收音机什么的娱乐设备,晚上吃过饭要么去村里有电视的人家看电视,要么早早洗漱睡觉,睡不着就一家子在黑暗中聊天、猜谜语或者听爸妈讲故事。
偶然一次翻抽屉找东西搜到家里唯一的课本之外的书,厚厚的,书中全是文字,每隔一段还有插图,根据当时的认知就认为是大侠的故事了(还没有小说的概念)。于是津津有味的抱着看起来,也不闹着去看电视了!老爸老妈还挺高兴,家里总算出了个爱学习的孩子,于是也不心疼电费了,由着我灯下看书。实在好多字都不认识,于是跑去问老爸,这字怎么念,那字怎么念……还没两天,问字的时候被老妈发现:“我们留着灯给你读书,你却用来看小说?!关灯,睡觉!”
老妈的反应让我以为小说不是正经书,不能随便看的。所以之后每次看小说都有一种偷来的刺激感。人生中第一本小说,连书名叫什么都不知道,只记得主人翁姓海名皓,当时认字认半边读成“海告”,别问我为什么记得,当我终于学会查字典,查到“皓”字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字念“hao”呀!
第三本是从隔壁大叔那里硬借来看的,梁斌的著作《红旗谱》。学到了有些地方向人问路或打听事情时先道一句“借光”,记住了里面朱老忠爱说的那句“出水还看两腿泥咧”!
对一个喜爱看书的人来说,应该都会对第一次看小说的时候记忆深刻,我第一次看的小说是《白蛇传》,那是一九九四年,那年我十一岁!但那次看小说发生的事却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当时是放暑假的时候,我和同村的表哥顶着烈日翻到大山的另一边找到一个高年级的同校学长家,央求了好一阵子并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把书弄坏,而且在他限制的时间内归还。才终于借到这本《白蛇传》。
回家后就迫不及待的趴在门前的梨树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白娘子那温柔善良,法术高强的形象也渐渐的留在了我的心中,心里还不禁的想到,等我长大了也有这样一个白娘子就好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那分家另过,同父异母的大哥干活的时候路过我家门口,看见我正趴在那儿看的起劲,便来到我跟前问我看什么呢?我想也没想就说:“白娘子传奇,可好看啦”
“哦!给我看看”他说着就从我手里把书拿走,翻了翻,接着就把书给撕掉了,当时我的心真是哇凉哇凉的,书上没看完的情节让我不甘心,不能原书奉还,让年少的我不知所措,我急得当时就哭了!
“!还哭呢!不好好读书,竟然看小说,我还没抽你呢,你要觉得委屈的话就拿着撕乱的书跟我去找幺叔论理去”他狠狠的说。
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柔弱不明世事,我们家族有什么事都是请在镇政府工作的幺叔给决断的,我那敢去论理啊!唯有坐在地上无力的哭泣!
等他走后,我便捡起地上凌乱的书页,拼凑了起来,可因为他撕的很碎,当时又没有胶带粘连,所以徒劳无功,最后只能给一个大叔家干了几天活换回一套《血河车》抵给我那个学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3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