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的地震一旦发生,死亡人数往往成千上万,这还不算天文数字的财产损失。
更恐怖地是它总是“来无踪,去无影”,无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降临。
震后图片
不过,很遗憾,至今为止,地球上任何国家还没有这能力,就是说地震真的无法预报,更确切地说,地震短期预报至今还几乎是空白。
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预报,并及时公布于众。
根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可将地震预报分为5个阶段: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和主震后余震预报。
其中,长期地震是指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中期地震是指1至2年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地震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主震后余震预报,那是地震发生以后的事情,预计短期内震中地区可能发生的地震。
对于临震预报,也许有点意义,不过至今为止,似乎仍然没有证据说明,哪一次地震曾经准确预测过了。
也许有人会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周围的城市得到地震预报,时间在几秒到一分钟之间。
这些城市在地震前,当地接受到地震信息是事实,只不过那不叫“预报”,地震专业术语叫“预警”。
其原理是: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会从震中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个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5公里左右,如果传播到二、三百公里的地方,需要一分钟的时间,而电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如果把震中的信息通过电波发布出去,耗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能让远处的人们在地震波到达之前,知道地震波将要来到,可以及时避险。
这次预警是成功的。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预警时间10秒;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预警时间18秒,;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预警时间27秒;距震中124千米的毕节地市,预警时间31秒,距震中250公里的成都,预警时间61秒。
如果预警时间几十秒,住平房和低楼层的人是完全可以避免伤亡的。
迄今为止,也许人们能做的有意义的地震“预报”,仅此而已。
地震预警示意图(网络图片)
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类对地震就束手无策了呢?
其实也不尽然。
中期和长期地震预报,可以在规划设计、建筑物和大型设施的建造过程中,有目的地避开地震带,还可以通过提高防震等级,避免或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作用。
总之,人类对地震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要短期或者临震预报地震,我们人类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新思路》
智能避震房屋建筑,地震飓风真正的克星!
减隔震一体化合成工艺!防抗救相结合创新理念!
智能避震建筑结构,地震或飓风时,建筑物主动下滑(隔震)上控(减震)整体平动(避震)。防止建筑物被动切割、摇摆晃动与整体倾覆。
智能避震技术与传统抗震技术最大的区别:由被动抗震转变为主动避震。建筑材料等同而建造技术不同。
地震的可怕之处在于防不胜防,人工智能在房屋建造中的应用不可忽视!
传统抗震与智能避震完全不同。传统抗震其实是单纯的被动的直接的硬性的结构对抗技术,也是以静制动的被动抗震技术;智能避震其实是复杂的主动的间接的柔性的结构避让技术,也是以动制动的智能抗震技术。
近日,地球出了点毛病儿,大小地震连续不断。地震信息刷屏了整个网络。地震专家因无法准确预测预报地震,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无情指责。抗震专家因与自然规律相搏,利用被动对抗技术,使建筑物震后一片狼藉,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广泛质疑。我国著名防震专家、智能避震技术发明人、德新防震技术公司总经理张德新根据顺其自然规律,研制开发主动避震技术,使建筑物震后毫发无损,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点赞与支持!
关于地震、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的科学分析:
地震,其实是地球运动能量的释放过程。
地震灾害,其实是地球表面建筑物的工程灾害。
防震减灾,其实是应对地震灾害的技术活儿。
地震飓风灾害的破坏程度,其实是建设科技与自然力量抗衡的结果事实。
坚持走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之路。转变防震减灾思路,增进减震(工程)防灾决心。我坚信,建设科技力量虽然无法征服大自然的力量,但可以顺应自然,实现建筑工程的科学避震,确保建筑安全与人类安全。地震是地球运动释放能量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本身对人类生命没有直接威胁。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的是建筑物的倒塌。
智能避震建筑,德新防震建造。减隔震一体化建造方案,防抗救相结合建筑理念。
一张图,让你快速了解智能避震技术
智能避震技术=滑移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柔性抗震技术
小震处于柔性抗震状态;中震处于耗能减震状态;大震处于滑移隔震状态;特大震处于智能抗震状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3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