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喜欢表姐的蜡笔,回家时装在口袋里就带回来了。没有想过,没获得表姐的许可,这样不好。同样地,小孩拿妈妈的钱,也是因为有自己的打算,没有“偷”的意识。
那么,家长发现小孩私自拿钱,该怎么办呢?
小孩子背着妈妈拿钱,不要轻易定义为“偷”。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某一样东西,想据为己有,没有归属权、违法等概念。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了别人的东西,或者自己家的钱物,要平心静气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并进一步培养孩子物品归属的意识。然后教育他,大人在别人不允许的情况下,将别人的东西拿来,叫偷,而且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小朋友还不懂得这些时,不算偷,但要知错就改。
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钱,不要着急,要跟孩子好好谈谈,问明白他用钱做什么。
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钱,先不要着急,跟孩子好好谈谈,问明白他用钱做什么。告诉他,喜欢什么,只要合理,在家长的消费能力内,家长会给他的。
合理的消费,可以是并不昂贵的玩具,喜欢的衣物、文具,一场心怡的电影,喜欢的食物等。如果孩子拿钱无休止地投入到游戏里,要跟孩子明确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并通过培养其他爱好,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去旅游等方式帮助孩子戒除网瘾。
要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钱,要反思为什么孩子有需求,不肯跟最亲的人提出来。是曾没有满足孩子的合理化需求,是自己剥夺了他尝试的权利,还是给钱的时候态度、言语有伤孩子的自尊,或者不了解孩子现在的状态?
有的家长自己小时候家境不好,现在生活也比较节俭,就觉得孩子索要的一些东西,没必要买。比如薯片没什么营养,喝果汁就不如吃新鲜水果,家里已经有一个玩具枪了,再买一个大的,没必要等。但孩子内心渴望,家长不允许,就可能背着大人拿钱买。
有时候,我们认为某些东西不好,不允许孩子吃,或者拥有,但同学们都在吃,或者拥有,孩子也有尝试的欲望,那么在对孩子不会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让他试试。同事的女儿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学校门前的摊点上买红红绿绿的小食品,很羡慕,也想尝尝。但同事说,那些都是些垃圾食品,不卫生,不许女儿买来吃。小孩子很渴望尝试一下,于是偷偷拿了几块钱,买了藏着吃。有一次,吃了买的小食品后,肚子不舒服起来,同事就借机教育她,不是妈妈舍不得给你钱买那些东西,是那些东西吃了对身边不好。从此,孩子就再也不买小摊点上的小食品了。
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钱时,言辞不要过激,伤害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有负疚感。有的家长,孩子有需求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了。但会说很多刺激孩子的话,比如:我多么多么不容易,一点也不知道体量家长;就知道要钱,要钱,跟个催命鬼似的!等等。孩子为了逃避指责,就可能偷偷地自己拿钱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家长要格外注意那些拿了钱也没有买什么东西的情况,观察孩子的神情、表现有没有异常,询问孩子时,孩子是不是躲躲闪闪。这是避免孩子在学校遭受欺凌,遭到别人的勒索。我们学校,曾有一个孩子偷了家长2000元钱,却并没给自己买什么,后来经调查,是遭到一伙同学的欺凌,拿钱给他们充饭卡,充游戏账号了。这时,就不光是孩子偷偷拿钱的问题了,而是要帮孩子解决如何面对校园欺凌的问题。
给孩子部分零用钱,让孩子学会正确合理地消费。
孩子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后,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多少视自己的承受范围而定。家长可以允许他们自主尝试,鼓励孩子跟自己交流消费心得,并指导孩子消费。如果孩子短时期没有什么消费目标,还可以教给他们储蓄,并做好目标规划。这是培养孩子财商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小孩偷拿妈妈的钱,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有的情况。家长切忌横加指责,甚至大打出手。要跟孩子好好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相信,每个有智慧的妈妈,都能处理好这件事,帮助孩子学会消费,学会理财,学会面对各种情况。
孩子偷拿父母钱是一种很不良的行为。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孩子偷拿父母钱的动机一般为自己想买啥心愿的东西,说出来怕父母不同意而采取的行动。比如秋、冬季天很凉、很冷的时候想吃冰激凌、冷饮等,想吃一些辣条等垃圾食品,或者上网打游戏冲币等,一般家长是不同意孩子这样做的。
家长如果发现了孩子这样做,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应该责怪孩子,拳打脚踢,应耐心地向他(她)陈述这些事情的利害,给孩子讲明白道理,让孩子想明白了。对孩子合理的需求要尽量地给予满足,或者经过孩子努力学习后才满足他(她),让孩子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才可以达到目的、愿望的道理。让孩子在期盼中去体验、感悟、领会,这样就容易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次,为了让孩子体会钱来之不易的道理,可以让他(她)做一些家务,根据完成好坏情况,用钱或物奖励他(她)。并从正面给孩子以精神激励。也可以让孩子当一段时间家长,就让孩子记家里的开支帐,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验、感受做家长的不易。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是这个道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如同树木。树木有歪枝就得修剪,才能成材。人有缺点就得修正,才能成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孩子体验、感受就是最好的学习。现在学校教育正缺乏这样的过程,做为家长我们应该为孩子补上这个过程,补上教育孩子这一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3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