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书其实没有什么好处,顶多是自己觉得精神富足,生活充实而已。
如果要特别“功利”地说,看书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要说个大前提啦——看什么书。
如果你看的书就是为了消磨时间,比如看看网络小说,一部又一部地追下去,沉迷其中的桥段、情节无法自拔,消磨所谓“厕间时间”的话,坦白说,这样的书确实对你的生活、对你个人没有什么“好处”。你可能会说,也有很多人“看着看着”就走上了小说家这条道路啊,注意!并非“看着看着”就能走上作家的道路,而是需要你“写着写着”才能走向作家道路,开启人生的副业之路或者是新篇章。
那么,对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什么书才会有“好处”呢?
私以为有两种:
1.看理财投资相关的书。好处嘛,你问问自己:钱是不是好处?钱生钱你开不开心?答案对我们多数人来说一定是肯定的。早前我也一直疏于去看理财投资相关的书籍,一直认为那是“资本家”“投资家”“经济学家”才会去关注、研读的专业领域书籍,自己没什么本金,学习理财干什么。然而,实际上当我初次阅读了《富爸爸提高你的财商》之后,我才发现:钱商教育一直是我们中国教育的集体缺失,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
小孩子,从小就被灌输:
“钱是脏的”
“不要欠银行钱”
“钱要通过努力工作赚取”
“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
等等关于“金钱”负面的观念,但是对于“生钱”之道,却鲜少教育。我们学习理财投资,本身可能并非对你当前的储蓄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于你的金钱观念、钱商级别、思维思路的拓展却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你可能说,我这辈子都不会进入股市,所以我压根没必要学习理财啊投资啊,但是请相信我,当你嗅到身边“人人入市、人人赚钱”的的假象时,不想入市是假的,而等到那个时机入市,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残酷的“套牢”。现在阅读这些书,恰恰是为了避免在高点入市栽跟头。因此,在低点的时候默默学习才是王道。
关于理财投资入门书籍,可以看我头条的专栏文章《学习理财4个月,阅读近30本书籍,说说我得到了什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还有小福利)
2.升级我们思维方式的书。好处就是你会发现,世界上任何领域都有共通之处,都有所谓的方法论,就连玩游戏都有最快入门的方法。
就拿“复利”这个理论来说,这个概念我们中学学习指数的时候就学习过了,属于数学领域,实际上这个理论可以跃迁到很多领域,比如投资领域,比如知识学习领域。
在投资领域,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你把钱存进银行的利息是单利,而你的信用卡债务算得却是复利(知道有多坑了吧)。爱因斯坦称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一点都不过分。要么你利用好复利让你的财富翻番,要么就是复利利用你让你财富缩水贬值。股神巴菲特就是14岁搞清楚了复利的概念,并不断利用这个理论,成就了自己的财富帝国。
在知识学习领域,同样有复利效应。比如你今天学习了复利这个概念,以后在学习、投资等领域可以不断运用;但是如果你今天看的是“南北粽子咸甜之争”这种冷知识、冷笑话,你只能作为饭后谈资跟别人唠嗑,在微博、头条社交平台上参与一下争论,然后呢?
因此,对于思考、思维方式有提升等书,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好处就是你可以举一反三,不断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参考《好好学习》《穷查理宝典》等。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看书能有什么好处?书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全看“看的人”怎么定义它,怎么利用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多看书没什么好处——如果你没有自己想些什么的话。
要是我们把书定义为“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递装置”的话,应该和题主的意思相差不大。传统上的书是纸质的,不过现在这个范围已经能扩展许多了。
这样来看,书可以分成许多类。按照其中信息的密集程度,从高到低大概可以分成工具书、教材性质的书、学习性质的书、娱乐性的书这样几类。我们一样一样看。
工具书的代表就是词典、手册、资料汇编、百科全书之类。这些书中的内容全是干货,没有推理过程没有说明,一个个都是知识点,而且往往彼此之间还不连贯。只有极少数人会去大量阅读这类书;一般来说,它们的用途只是放在手边备查。
教材性质的书不仅限于学校中使用。当人们想要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时,最好的途径就是买几本教材去通读理解。这类书胜在系统完善,能够就某个学科中的特定问题给出整套知识树,比那些碎片化阅读材料强得太多太多。若是想要了解某个领域,教材是最好的途径。
学习性质的书,大致上可以和“非虚构”划等号。这类书中的信息浓度更低一些,更偏重某个小问题的解释,而且阅读起来比教材容易得多。这类书的好处就在于阅读容易,容易理解,可能还会帮你增加些谈资;但是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它们无法帮助你建立起关于某个学科的框架,而只能提供些碎片化的知识或者观点。
最后一类是娱乐性的书,作用就是在帮人开心,同时打发时间。网络小说就是这类书的代表。它们就连使用的字词都很简单,非常适合让人追随着读下去,而无需任何思考。他就像是低成本的电视剧,目的就是让你沉浸其中。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有什么样的收益。读教材会让你理解学科结构,让你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读学习性质的书会让你更多了解些细节素材,但是如果没有教材做基本,只能获得些碎片,往往可能还会用错了地方。至于读娱乐性的书嘛,也就是图个乐呵了。
那么,如果读好书,会有什么用呢?培根早就有所论断。贴一段如下: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1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