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派苏武率团出使匈奴。苏武离开长安时,手持一柄崭新的象征大汉尊严的节杖,受到满朝文武和长安市民的热烈欢送。
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一直都处在征讨和安抚之间,至苏武此次出访,匈奴还扣押着大汉征讨匈奴时的被俘将士,苏武使团的副手为了邀功,在没征求任何人意见的情况下,私下联络这些大汉俘虏,准备谋变,不成想事没办成,匈奴单于就窥破他的图谋,给使团成员带来一场血腥屠杀,连团长苏武也失去了自由。
单于出于对苏武才华和品质的仰慕,并没杀他,先是劝降,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后,再把他关押在阴山,他靠饮雪水和吃身上毛毡的羊毛活了下来。后来,为了让他对大汉彻底死心,将他送到天寒地冻的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牧一群公羊,并留下话说:待这些公羊下崽了,你就可以回长安了。
岁月过了一轮又一轮,公羊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年意气风发的苏武已经是风烛老人,手里的节杖已经朽败并长出菌来,但他仍手握节杖面眺长安的方向…
19年后,大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趋缓,苏武终于可以回到日思夜想的长安,尽管昔日的君王已经仙逝,自己的家已经面目全非,但他依然怀抱那根象征国家尊严的节杖,尽管它颜色已经褪去,上面的装饰早已脱落,当初的光辉不复寻觅,俨然朽败成了一根光秃秃的木棍…
这,就是气节,于大而言,气节就是矢志不渝的民族精神,于小而言就是坚守最初的信念。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不惜生命而守护气节的例子俯仰可见。朱棣篡得侄儿朱允文皇位,为安抚天下,欲借前朝重臣方孝孺之名起草诏书,方孝孺不从,挥笔写下“燕贼篡位”。朱棣问:你不怕我诛你九族?方孝孺答:诛我十族又如何!为了读书人的气节,方孝孺成了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代表。所谓十族,就是他的同窗、学生。
现代,为了气节,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赵一曼、杨靖宇、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他们是国家英魂,是障显民族气节的光辉典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气节,生于中国的土壤,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是高于生命的精神财富。
有气节就是这个人或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个性,是有骨气的存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都是气节的体现。
古人有“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自己饥肠辘辘,严重营养不良已达生死边缘。面对活命的美食,只因施舍者的轻蔑而不为所动。生死大于天,吃了是生、不吃是死,但古人坚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信念,不吃这“嗟来之食”,终致饿死。这就是骨气也就是气节。
还有戊戌变法失败的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本可逃脱清庭的抓捕,但坚决不走,欲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唤醒沉睡的国人。留下了“我自撗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不朽诗篇。走可生、留即亡,但谭嗣同毅然选择了死,来兑现他唤醒天下的誓言。这也是气节。
还有我国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但为了保家卫国,面对以米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依然敢于亮剑,毅然出兵半岛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识与豪气。这就是民族气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3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