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据记载三教九流的说法最先起于三国时期。三教便是指的儒,释,道三教。南北朝时期也曾有明确记载:“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所以三教就非常好理解了。封建时代治国安民的儒教,中国本土的道教,和汉朝时传来的佛教。
至于九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下九流,一个满满的贬义词。但历史上,九流真的是贬义词吗?其实并不是,九流本是指的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的诸子百家中最出名的九大流派。
儒家:儒家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而二人被后世尊为圣人,亚圣,可以说地位极其尊崇了。而儒家因为着重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伦理,提倡仁政而被奉为治国之道,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儒家地位一直高高在上,不可撼动。
道家:道教其实和道家并不完全一样,道教是一直信仰,而道家是一个阶层群体。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主张大道无为,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等观点,是我国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包括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而后世更是以道家思想作为核心,结合本土神话,方术创建了“道教”。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力,完全不在儒家之下。
阴阳家:阴阳家可以说是道家之后的产物了,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出阴阳五行之说。如果说道家是用笼统的概念解释自然万物的规律,那么阴阳家就是进一步用五行和阴阳去探索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了。但道家思想观念更为广阔,包含众多人生哲学,这是阴阳家所不及的。
法家:顾名思义,法家就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流派。法家也跟道家,儒家极有渊源。著名的法家人物韩非子本是儒家荀子的弟子。而法家主张的观念却与道家,儒家截然相反。儒家主张以德,礼,仁治国,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反对礼治,主张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法家主张集中权力,势术驭人。
名家:名家类似于现在的律师,擅长辩论。名家主张“正名实”,“以名代实”。代表人物是公孙龙,以“白马非马”而名噪一时。公孙龙辅佐平原君显有功绩,但因热衷“诡辩”却被当时诸多名人所不齿。儒家荀子称其为“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阴阳家邹衍批其为“有害大道”。名家虽然善辩,但因为诡辩之能,虽胜人口,难赢人心。
墨家:墨家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流派了。墨家不像其他学术流派,形成初期俨然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墨家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首领称为“巨子”。主张,兼爱(人与人平等相爱,与儒家划分等级相对),非攻(反对战争),节用(节约),天志(掌握自然规律),非乐,非命,明鬼,尚贤等。在春秋战国时,墨家学说与儒家相互对立抗衡,并称“显学”,但后来,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开始打压,消灭墨家。
纵横家:若论真正的善辩,纵横家绝对远远超过靠善辩闻名的名家。纵横家源于鬼谷子“捭阖”观点,而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也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合弱胜强,此为纵,苏秦相六国而抗秦;以强破弱,此为横,张仪连横而破合纵。纵横捭阖的,便是这天下大势。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诸子百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是纵横家了。
杂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杂家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最成功的了,法家代表人物吕不韦,辅助秦国一统乱世。但杂家却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和思想,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取百家之长而制百家。诸子百家中典型的实用派。
农家:农家是诸子百家中最默默无闻,却极为实用的一个流派了。顾名思义,农家,便是提倡重视农业生产,为贫民百姓的生活提供保障。主张重农轻商的治国观点。后来又加了一个小说家,简称九流十家。
后来“三教九流”这个词逐渐失去了原先的意义,而和社会阶层的高低贵贱联系起来,在社会上,九流有了更为庞杂的划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又有不同,所以有多种版本,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文革时期打到臭老九就是指的教师。教师被排在“老九”,始于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后,将人分成十个等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可见知识分子和教师的地位之低。但元朝并未有“臭老九之说”。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特有说法。到如今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成为人人尊敬的职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一般被理解为各色人物和各色行当,并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在我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教九流一词,往往含有贬义。其实,三教九流本来并没有这样的贬义,而是泛指宗教和学术的各种流派。年画《九流图》在汉朝时,汉儒将“ 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 ”称为三教,也有将儒家的施教内容称为三教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三教通常是指 儒教、道教、佛教 ,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三国时代,吴国的孙权和尚书令阚泽的谈话。后世的三教,意思基本固定,是指 儒、释、道 三教。
九流最初指先秦时期的九个学术流派。《汉书.艺文志》中的九流具体是指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后世用九流一词泛指各种学术流派,进而指代各种职业和各色人物。有一种说法将九流分为上、中、下三种: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三教九流新说
传说中,鸿钧老祖一道传三友,老子与元始天尊创立“阐教”,通天教主自立“截教”,再加上三位人皇统领人间,称“人道教”,如此为“三教”。
九流,则是指尊卑不同的九种身份。由尊至卑依次是: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 附:商人的身份很低。
汉朝时,规定商人必须入市籍,且不允许穿丝织品的衣服,不允许作官。晋朝时,规定商人必须穿一黑一白两支鞋,头上戴的帽子上,要写清楚自己贩卖的商品的名称,其实是对人的身份的一种侮辱。唐朝明朝时,虽然允许农民可以穿好的衣服,但仍然不允许商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并规定不许穿红色、紫色的衣服。由此可见,商人在九流排行中地位的卑下。而除此之外,还有“奴、乞、娼、贼”等等,为“不入流”,即最下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