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历史悠久,在中国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的,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会备上一瓶酱油。小时候看母亲炒菜,母亲就会往菜里加酱油调味,不仅色泽变得诱人了,味道也变得鲜美,让人更加的有食欲。酱油有很多种类,比如老抽、生抽就经常让人混淆,酱油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1酱油的分类
酱油从制作工艺上可以分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化学酱油。酿造酱油是酿造酱油是采用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鼓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化学酱油(又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是以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等为原料,经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的液体鲜味调味品。而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50%以上),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1】。
2酱油是如何制作的呢?
酱油是由豆酱演变而来的,历经千年的历史,在制作上也演变出了各种不同的工艺。下面就介绍几种酱油的制作工艺。天然晒露法是主要依靠空气中自然存在的米曲霉等霉菌制曲的传统老法酱油的酿造方法。制曲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制曲时添加种曲,并采用厚层通风制曲的方法。后期发酵是将酱醅置于室外缸内或池内,经过日晒夜露的自然发酵酿制酱油【2】。
固态无盐发酵法是发酵周期较短的酿造方法,仅需56h,因为它没有了食盐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所以大大的缩短了发酵时间。首先通风制曲,制成的成曲含水量一般在30%左右,拌曲需要用65℃左右的的热水,同时拌水量要按照原料的种类和配比来决定,若原料为豆饼和麸皮,则拌水量需大一些,发酵温度由50~53℃开始,20小时候后再逐渐提高到55~66℃并保持在此温度发酵至56h即发酵完成【2】。
固态低盐发酵法是主导的酿造法,是在固态无盐发酵法的基础上,根据日本的酱油固态堆积速酿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进而成的【3】。比起固态无盐法,此发酵法原料利用率提高,产品风味较好。工艺流程如下:
固态低盐发酵法是主导的酿造法,是在固态无盐发酵法的基础上,根据日本的酱油固态堆积速酿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进而成的【3】。比起固态无盐法,此发酵法原料利用率提高,产品风味较好。工艺流程如下:
3生抽和老抽有什么区别?
“抽”就是提取的意思, “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称呼,生抽和老抽都是酿造酱油。生抽是采用优质的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过发酵成熟提取制成。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础上加入焦糖,由特殊的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可用于菜品的增色,所以才有我们在美食节目上听到厨师说加点老抽增色。
参考文献:
[1]常征. 如何识别酱油的品种[J]. 上海调味品,2005,(02):35.
[2]周永治. 几种酱油的酿造方法[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8,(03):30-33.
[3]赵德安. 我国酱油酿造工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 中国酿造,2009,(09):15-17.
[4]李洪磊,弯亚玲,李新光. 谈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生产[J]. 中国调味品,2008,(01):60-62.
酱油的生产工艺如下:
酱油的原料处理分为3步:
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
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
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两步
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
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
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
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 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
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
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 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
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
植物性蛋白质便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
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
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
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 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
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
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
谷氨酰胺酶
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
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
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 水解等更彻底。
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
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 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
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 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
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 风味独特的酱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