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与淮夷文化
抛开神话传说看历史,淮河流域最早见诸史书记载的是“淮夷”人的活动。“淮夷”是淮南地区的土著先民,从公元前21世纪直至东周时期在淮河流域生息繁衍,与中原文明进行了长达两千年的对话,创造出了具有个性的淮夷文明。战国时期,面对吴国、楚国的崛起,为了维系自己的生存,淮夷人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最后融入中原文明的版图,成为华夏民族的一分子。
在中国历史上,“夷”,曾是夏、商、周时期中原文明对其域外的东南地区氏族部落的称谓。相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周边的氏族群落有自己的活动地域和自己的文化,属于“披发文身”的异族,与中原文明是不同的。为区别其不同,在中原文明周围的氏族群落分别被称作夷、戎、蛮、狄,这就是所谓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其中“南蛮”的称谓直到今天还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
《后汉书·东夷传》记述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这里所罗列的九种夷人属于“东夷”系列,从名称文字所传递的信息来看,与他们的职业、图腾、旗帜有关。如畎夷,或许与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于夷、方夷、风夷、阳夷与图腾关系密切;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则与他们所使用的旗帜标识有关系。此外,文献中也有以属地称谓的“淮夷”、“徐夷”。淮夷,很显然是生活在淮河流域的夷人;徐夷,是指生活在黄河下游(今苏皖北、鲁南地区)的夷人。徐夷同时兼有姓氏特征。淮夷、徐夷也自成系列。“东夷”、“淮夷”、“徐夷”,构成了古代文献中“夷”人的概念。但这三个称谓又不是严格的确指,不同文献所指称的诸夷往往互有交叉或是相互指代。
“淮夷”,指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氏族群落。淮夷各部族分别有自己的称谓,比如虎方、蓼、六、舒等。舒夷各部族又有舒庸、舒鸠等分支。在当时的中原文化语境中,淮夷、徐夷既可以确指,也可以列入“东夷”部族。包括淮夷、徐夷所在的东夷部族的活动地域,大致上西至大别山、北至黄河下游、南越长江、东及于海,地域广阔,物产丰饶。“东夷”部族众多的氏族群落,构成了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淮夷”人在夏、商两朝活动频繁,是华夏版图中的重要成员。周以后,“淮夷”人活动仍见于记载。
在干戈不起的岁月里,淮夷人依山而樵,逐水而渔,采掘、种植,他们的生活一如平静的淮水,波澜不兴。然而,战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了。
《后汉书·东夷传》记述
“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太康是夏启的儿子,表明夏朝建立后不久,淮夷人与夏王朝之间便发生战争冲突,冲突的原因是太康失德,首先开启战端,东夷人奋起抗争。《竹书纪年》记载,“相征淮夷、畎夷、风夷、黄夷。少康即位,方夷来宾”。
帝相,是夏王朝的第四位君主,在位28年,也是文献记载较多的夏朝君主之一。帝相继位之时年龄尚幼,国家力量并不强大,其统治地域也常常遭到别国的挤压。传说他与后羿同时代,后羿是有穷氏首领,著名的射手。由于后羿势力强大而出兵占领夏都,帝相无法与后羿抗衡,只得南向发展,把淮河流域的淮夷作为征服对象。
帝相征讨淮夷、畎夷、风夷、黄夷是在他继位初期,同时出兵征讨四夷部族,说明战争规模不小,也表明帝相南向发展的决心。那个时候,王朝政治还不像周朝那样成型,夏王朝的统治也不似周王朝那么稳定,帝相用兵征伐“淮夷”及诸夷,可谓劳师远征,是需要下大决心的。在文字的简牍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不是规模相当的战事,是不可能记录下来的。
从战事的结果来分析,帝相一度征服了淮夷及诸夷。因为到了帝相的继承人少康继位时,方夷也“来宾”了。如果不是淮夷等先被征服,方夷也不会主动宾服的。《后汉书·东夷传》载:“自少康已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诸夷献乐舞于少康殿堂之下,是宾服于夏王朝的一个证据。
被帝相征服了淮夷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不过是有了短时间的纳贡称臣经历。随着夏王朝的兴衰起伏而叛服不定。《后汉书·东夷传》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殷汤革命,伐而定之。”夏桀为亡国之君,乖戾无常,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杀人无数,人民恨之入骨,众叛亲离。《尚书·汤誓》记载,夏桀统治下的人民盼着桀早日灭亡,他们指天发誓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淮夷等诸夷群起而攻之,最后与殷商结盟,协助殷商打败夏桀。
在殷商600年间,殷人对外战争频繁,但是很少有殷人向淮河流域发动战争的记载。因为在淮夷人的协助下,殷人打败夏桀建立自己的王朝后,把夏桀的部族放逐到居巢。居巢是“淮夷”的领地。“淮夷”人与殷商建立了稳定的睦邻关系,所以愿意帮助殷商看管夏桀的部族。与殷商之间的和平共处,使得淮夷人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社会形态也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以青铜器铸造为标志的冶炼技术与制作水平与殷商不相上下。殷商末期,帝乙和帝辛(纣王)忘记了根本,不顾殷商与淮夷长期建立的同盟关系,对淮夷发动战争,“为虐于东夷”。战争是残酷的,淮夷与诸夷被迫臣服于殷人。
国虽大,好战必亡。殷纣王并没有高兴多久,周武王率领他的子民决心推翻殷纣王的统治。由于殷纣王的暴虐,诸夷恨透了这个无道的暴君,虽然表面上听从号令,实则一直在等待复仇的机会。机会很快就到来了,周武王与殷纣王在牧野展开决战之际,淮夷人再也不愿意替纣王卖命,纣王大败,殷商的统治就此瓦解。《后汉书·东夷传》称:“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随着殷商王朝的瓦解,东夷人的势力开始抬头,地盘有所扩大。
周武王取得政权以后,在殷人的发祥地分封了齐国(都营丘,今临淄)、鲁国(今河南鲁山),特封他的功臣太公望和胞弟周公旦分别统治齐、鲁。淮河以南仍然是淮夷的地盘,但鲁国占据了徐夷的不少地盘。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有王叔身份的周公旦入朝辅政,引得管叔鲜、蔡叔度不服,举兵反对周公旦专权。周王室家里发生了内讧,淮夷、徐夷趁机起兵反抗,企图夺回被侵占的土地,最后被周公旦征服。周公旦的封地本在鲁(今河南鲁山),为了巩固新占领的地盘,派他的儿子伯禽来到曲阜,并定鲁国国都于曲阜,淮夷、徐夷联合起来进攻伯禽,伯禽只得困守曲阜城内。徐国国王驹乘胜兴师西征,渡过黄河,逼近周朝的东都。这是周朝初期淮夷等东夷部族与周王朝一场较大规模的较量。
有穆天子之称的周穆王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喜欢巡狩,经常乐不思归。与他同时,东夷部族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徐偃王。正当穆天子巡狩之际,“徐夷”公然“僭号”自称偃王,率“九夷”向周王室发起进攻,西至河上。这个徐偃王的确不是等闲之辈,《后汉书?东夷传》称其“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正是因为他有很大的号召力,周穆王慑于他的威势,“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徐偃王的头衔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而且让他统辖东方诸侯,事实上是承认了他所领有的三十六国淮夷势力。而这时的徐国也由夷人邦国成为名义上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了。
周穆王对徐偃王的妥协不过是权宜之计,等到缓过手来便联合楚国对徐偃王进行围攻。楚文王挥师北上,徐偃王施行仁政,不忍百姓生灵涂炭,率部败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徐偃王虽败犹荣。
周厉王被认为是一个无道君王,对国人实行严苛的暴政,与民争利,导致国人仇怨。淮夷人乘势起兵,向周王室发起进攻。《竹书纪年》载:“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伐之,不克。”淮夷人一路杀奔洛水,周厉王急命虢仲率兵堵截,但淮夷人势头正盛,虢仲遭到失败。依靠属臣武公调动兵车百辆、甲士二百、徒兵千人参与作战,最终击溃淮夷联军。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命尹吉甫向淮夷征收布帛、财宝、粮食及力役,并对淮夷颁布歧视性法令,淮夷停止纳贡并再次反叛。周宣王命召穆公率军征讨,消灭了淮夷的冉、翼、铃、达四位首领,淮夷受到致命打击,气势有所收敛。但周王朝虽然动用很大的力量多次南征,始终没有达到消灭淮夷的目的,淮夷仍然长期存在于江淮之间。
战国时期,“淮夷”人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也很多,在政治军事舞台上一度相当活跃。淮夷人联楚抗吴之事见于记载。《左传》记载: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六月,楚子合诸侯于申,淮夷与蔡、陈、徐等前往。七月,淮夷与诸侯共伐吴。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二月,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淮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淮夷联楚抗吴只是无奈的选择。战国时期,吴国积极谋求北上,对淮夷人虎视眈眈;楚国也采取东向扩张的态势。淮夷在吴楚之间难以自持,最后被楚国势力吞没。
“淮夷”
人在长达2000年的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字的记载虽然不多,但考古发现表明,在商代,“淮夷”人活动区域的生产生活器物与商代所代表的中原文明同步。1957年6月,阜南县朱寨乡润河边出土一批青铜器,有尊、觚、爵、斝各2件,这8件器物完整无缺,图案清晰,有明显的商代工艺特征,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在2件铜尊中,一尊为龙虎,一尊为饕餮,而龙虎尊尤其珍贵,在出土青铜器中是罕见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商代,以寿州淮南为中心的地域为淮夷人的活动区域,称“虎方”,又有“虎方淮夷”之称。虎为淮夷人的图腾,饕餮为殷商人的图腾,龙虎尊显然属于“淮夷”人的文明产物。不仅阜南有大量出土文物,太和倪邱集倪王庙、亳县武家河都发现殷代遗址,有类似遗物出土。这些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殷商时期,“淮夷”人的文明程度可与殷商比美。
淮南淮北的“淮”是淮河的意思。淮河中国南北方分界线
淮是一个汉字,读作huái,本意是指最清的水,也指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该文字在《尔雅》和《周礼·职方式》等文献均有记载。
淮北 huáiběi
(1)[north Anhui Province]∶指淮河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北部,孔子、老子、庄子、墨子、曹操、朱元璋等圣人、军事家故乡。(2)[Huaibei]∶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北部,面积2725平方公里,人口133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淮北煤田为中国主要煤炭基地之一。
淮南 huáinán
(1)[the middle part of Anhui Province]∶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2)[Huainan]∶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淮南煤矿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lifes/3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