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感谢提问。
春打六九头”,今年的立春刚好是六九的头一天,五九的第九天,即今年二月四日,农历正月十一日。因此,在农村留下了古老的俗语“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这两句俗语,在时间上说法都是一致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其实质“立春”、“数九”等等是与农历历法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是完全一致。所以说,“春打六九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是固定的规律性节令。在农村有一古老的俗语“冬至跑不出年内是铁板上钉钉”应证了“春打六九头”的正确性。
“春打六九头,牧童怕放牛”的意思是,立春节到来了,时值春天,太阳光照向地球北极逐渐移动,气温也随之而来的上升,大地动植物开始复苏,春耕农业生产在即,耕牛加紧催膘壮体,准备春耕,牧童开始忙碌起来。过去十几岁的小孩子一般在家放牛,立春后,气温还比较低,天气有些冷,经过春节期间,小孩子已经玩惯了,一旦立春,他们每天都要开始放牛了,没有时间玩耍,因此小孩子非常害怕放牛。
大地气温回升,所有动植物开始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首先,水的温度上升,冰消雪融,冰河开始流水了;河边的柳树枝梢开始发芽;小麦和油菜开始返青生长了;路边的小草发芽变绿。在过去,耕牛是农村生产的主要畜力,立春后,耕牛马上要投入春耕生产了。因此,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立春后越冬的野生青草开始生长返青,是耕牛的重要草料来源。所以,立春后放牛的牧童每天都要赶着牛,去找野草地放牛催膘。所以,农村就留下“春打六九头,牧童怕放牛”的俗语。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古人通过观察星象规律,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在星象上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寅月的开始。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今年的春节,跟以往过得不一样,也不用去拜年,也不用走亲戚,走得最远的目的地是楼道,也是一个好久没有出现过的家庭和谐局面,整个过年期间,老公也不在外出打牌、喝酒、唱歌,而是专心的寸步不离的陪着老婆。老婆也不会外出,也是守在老公的身边,已经几天几夜,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是过年?是爱情?还是另有隐情,确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才导致了大半个中国家庭如此和谐。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盼着立春节气的到来,立春的到来气温会明显的回升,气温的高涨,对于当前的病毒会有很好的抑制和消灭作用,今年的立春偏偏来得非常的晚,以往的春节期间,立春就会早早准时的到来,今年的立春却要到农历的正月十一,才会姗姗地来迟,关于立春节气的农村俗语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其中就有很多是关于立春节气的时间,是发生在五九尾还是发生在六九头,五九尾是数九的最后一天,六九头呢则是立春节气会在六九的第一天到来,立春节气是肯定会发生在五九尾或者六九头的其中一天,那么今年的立春是在五九尾还是六九头呢?
今年的立春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一,也是五九的最后一天,所以我们今年的立春也是属于春打五九尾,那么农村俗语所说的:春打六九头,牧童怕放牛,又是什么意思呢?立春节气跟牧童放牛有什么直接联系吗?事实还真的是这样,按照民间的说法,立春节气发生的时间不同,对于全年的气候影响有直接的影响,这也是地域性的一种说法,在有的地区认为立春发生在六九头,是很不好的一个年景,春季会比较的干旱,全年气温不定,降雨量也很少,这样的气候所带来的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收成,不但农田里面的庄稼会生长不好,就连草木也会生长得比较稀疏。
过去的孩子平时除了玩耍之外,也会帮家里干很多的活,其中最多的就是去放牛,牧童放牛也是一幅美丽的农村画面,孩子放牛自然也是要把牛赶到水草丰茂的地方去,这里的草木丰富,能够很容易地让牛吃饱肚子,从而膘肥体胖,但遇到天气不好,年景不行,降雨很少的情况下,很难去寻觅到水草丰茂的地方,所以牧童都会为了没有地方放牛而犯愁,也是侧面的说明春打六九头是一个不很好的年景,其实这也是一种地域性的俗语,在有的地方反而是会认为春打六九头很好,春打五九尾反而是不好的年景。
关于立春节气的俗语,还有一句叫做春打五九尾,喝水像喝油,春打六九头,喝油像喝水,这也是比喻一年的风调雨顺程度带来的收获不同,其实立春节气相差一天带来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单单从立春是哪一天,就能够预测出全年的年景,也是根据地域不同,只能作为参考使用,并不能真的代表什么实际的意义,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