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英文名称Korea最早来自于高丽的拉丁文名称“Goryeo”,过去也曾经叫Corea,后来演变成了Korea
Korea这个单词就是英语对于高丽王朝的称呼,高丽王朝建立于公元918年,是由泰封国君主弓裔王手下大臣王建建立的。王建在篡位建立高丽后,又相继灭掉了百济和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也成为首个正式统一朝鲜半岛的政权。
(韩国足协的新logo上就写着Korea)
“高丽”这个国号和“高句丽”非常像,在唐朝中期以后的中国史书也曾讲“高句丽”简称为“高丽”,但王建为何会使用“高丽”这个国号,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目前的推测有两种:
第一、王建曾是泰封国大臣,而泰封的建立者弓裔王最初是打着复兴高句丽的旗号而建国的,因此泰封最初的国号也是“高句丽”,史称“后高句丽”,只是到后来才改国号为“泰封”。
王建在篡位之后,为了表示自己继承高句丽,因此将国号定为高丽,高丽成宗时期的大臣徐熙曾明确表示:“我国即高勾丽之旧也,故号高丽”。
第二、高丽的意思就是“山高水丽”,取个雅称而已。
对于上述两种看法,至今都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高丽王朝”和“高句丽”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无论是文化上还是民族上,二者都相差巨大。
高丽建国之时正逢我国五代十国时期,高丽相继向占据中原的后唐和后晋称臣,北宋建立后高丽又向北宋称臣。
(高丽建立时的周边局势)
高丽在建国之初时与中原王朝来往紧密,高丽也一直试图拉拢后唐、后晋、北宋一起与辽国作战。但是在经历了三次契丹高丽战争后,高丽被迫向契丹臣服,放弃了与北宋的藩属关系。
金朝建立后,南宋曾试图与高丽建立外交关系,但被高丽拒绝。顺便说一句,在北宋末年,高丽曾反对北宋与金国合谋灭辽,但是北宋没有听取高丽的建议。
蒙古兴起之后,高丽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从公元1231年开始,蒙古曾五次入侵高丽,最后迫使高丽臣服。此后高丽世子在幼年时就必须送到元大都生活,按照蒙古人的习俗长大,正妻也必须娶蒙古公主,之后再返回高丽继位,以此加强高丽对蒙古的认同。
元世祖忽必烈时为了征讨日本,元朝在高丽设立征东等处行中书省,征东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到了元英宗时,英宗曾决定将征东行省改设为三韩行省,彻底兼并高丽。但是这一想法因遭到大臣拜住和王约等人的反对而作罢。
到元朝末年,高丽国王站在元朝政府这一边,曾出兵帮助元朝政府镇压红巾军起义,因此遭到北方红巾军的报复。
在公元1359年和1360年,红巾军两次入侵高丽,一度攻陷高丽都城。然而由于红巾军在高丽军纪废弛,到处烧杀抢掠,最后在高丽大将崔莹和李成桂的打击下被迫撤出高丽。但即便如此,红巾军仍重创高丽,也使得李成桂等人的威望和实力大增,为日后高丽的灭亡埋下伏笔。
明朝建立后,高丽与明政府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尤其是在1388年明朝向高丽宣布设立铁岭卫,引发了高丽国王王禑的不满,王禑决定与明朝开战。
但是奉命攻打明朝的高丽大将李成桂不想攻打明朝,于是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事件”,率军返回都城开京废除了王禑。四年之后,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高丽灭亡。
从918年建立到1392年灭亡,高丽王朝共计存在了474年时间,对于韩国的历史影响继位深远。而从事北宋期间起,高丽和阿拉伯商人的接触日益频繁,甚至有许多阿拉伯商人定居高丽,而“高丽”一词也有阿拉伯人带往欧洲。
12世纪阿拉伯著名地理学家伊德里西就在他的著作中介绍向中东和欧洲国家介绍了高丽,欧洲将高丽音译为拉丁文名“Goryeo”,英文中的Korea就是来源于此。
后来虽然高丽王朝灭亡,“高丽”这个国号也不再使用,但西方仍旧使用Korea作为对整个朝鲜半岛的称呼,今天的韩国也依然使用Korea作为英文称呼。
(韩国护照上的英文国号,直译过来就是“高丽共和国”)
顺便提一句,由于韩国人非常讨厌日本,因此许多韩国人建议将韩国的英文名从Korea改为韩国最初的英文名Corea。这样在国际场合中,按照英文首字母顺序出场时,韩国的名字就理所应当的排在日本前面了。
韩国认识美国佬这才多少年呀!美国总共也才243岁。
韩国人用汉语说汉话的年头都赶上8、9个美国的岁数了。
所谓“Republic of Korea”大概等于一个县城出身的留学生给自己娶了一个洋文名字,难不成他回到县城了,全县城的人把他“狗剩”名字弃而不用了吗?
不能够!
韩国自古以来的名字就是韩国,在韩国还是“马韩、辰韩、弁韩”小部落的时代,就是韩国了,有了洋文名字难不成就要弃用祖宗的名字吗?
不过,目前的迹象看起来,韩国上下有这个小心思,是真的打算把自己以前的名字忘掉。
比如把汉城改做“首尔”。
要原谅他们,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毕竟他家里住着凶恶的美国大汉,一言不合就揍人,每一届的韩国当家人都被整的进监狱,只好把以前的侍候汉唐,明清的劲头拿出来侍候老美了。
但是呢,我们却也用不着惯他的毛病,跟着他拽什么洋文,不定那一天他还要把“首尔”再改回汉城呢?
如果我们也跟着洋文走,却不是瞎耽误功夫。
枪炮早晚也挡不住文化的浸润,他韩国地理上在中华大文化圈里面,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iyigo.com/baike/39169.html